华声在线4月14日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颜石敦 通讯员 李登科 李卓林)4月13日上午,桂阳县方元镇长汾村村民邓小冲,拄着拐杖来到农场喂完鸡鸭,然后给果木施肥,忙得满头大汗。
今年54岁的邓小冲,被火烧伤截去右腿,加上自然条件差,生活十分困难。2017年底,乘着易地扶贫搬迁东风,邓小冲家搬出大山。在扶贫工作队帮助下,他又流转土地发展种养业,去年收入突破10万元,摘掉了贫困帽。
桂阳县原有贫困村3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2270户30446人。为加快脱贫步伐,该县投入2.42亿元,推进产业发展、教育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等,先后易地搬迁贫困户461户1614人,农村低保标准和农村低保救助水平均超过省定标准。目前,全县3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1258户28319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去年底的0.28%。
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按照“村村有产业、有企业、有合作社,户户有项目、有增收来源”目标,该县33个贫困村均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大力建设“药材村”“烟稻村”“水果村”等。推行“企业+农业合作社(能人、大户)+贫困户”模式,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去年,太和辣业、欧阳海米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7801户贫困户种植辣椒、优质稻,使每户年均增收近1000元。其中,方元镇谷田村返乡创业能人刘跃平,建立西溪田园综合体,种植辣椒2万亩,带动1000余户农户增收。
如何把偏远地区的农产品卖出去,提高农户收入?桂阳引导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村贫困群众签订农产品“代销协议”,深入开展“大家送心意·群众了心愿”“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等活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县众多志愿者为贫困户滞销农产品代言,进行线上义卖,还积极联系县内超市代售蔬菜、畜禽等,减少了贫困户的损失。
(颜石敦 李登科 李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