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国已有三个新冠疫苗获批临床试验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0-04-15 07: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我国已有三个新冠疫苗获批临床试验

工作人员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生产基地质量检定部门对灭活疫苗样品进行杂质检测

4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药物研发、疫苗研制等科研攻关进展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首先介绍说,近几日,个别省份连续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要始终做好个人防护和社区防控,突出做好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管理,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已经有三个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其中陈薇院士团队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于4月9日开始招募二期临床试验志愿者,这是全球首个启动二期临床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种。

疫苗研发

三个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

针对疫苗研发的进展情况,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在发布会上表示,疫情发生之初,科研攻关组就将疫苗的研发作为主攻方向之一,为了更大限度提升疫苗研发的成功率,在梳理分析不同的技术基础和可能性之后,科研攻关组布局了病毒的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还有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这样五条技术路线。

“同时也设立了疫苗研发的专班来加强组织协调,疫苗的研发单位和动物实验、检测鉴定,还有相应的一些科研机构来加强这方面的协同配合,加班加点只争朝夕”。

他说,目前已经有三个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其中陈薇院士团队的腺病毒载体疫苗首个获批进入临床研究,已于3月底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接种工作,并于4月9日开始招募二期临床试验志愿者,这是全球首个启动二期临床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种。4月12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了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申请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也进入了临床试验。13日,又批准了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灭活疫苗开展临床试验。这是连续两天对灭活疫苗进行审批开展临床试验。

他还介绍说,其他的几条技术路线的疫苗也在加快推进。“我们也初步做了一个分析和安排,其他技术路线的疫苗预计将于四五月份陆续申报临床试验”。

医疗救治

超10项科研成果已被纳入诊疗方案

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说,疫情发生之后,科研攻关组在第一时间部署了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在这些项目中一直是把“可治”作为主要目标,部署了药物研发与临床救治的相关科研攻关项目,累计部署了27个项目,承担攻关项目的单位包括医院、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参与机构多达152家,其中在武汉一线的有47家。

“参与科研攻关的科研人员超过3200人,包括多位院士在内的项目负责人一直奋战在武汉临床救治的一线,这些项目涉及药品和相应的研发技术共34项。截至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获得临床批件正在开展临床的药物有4项,形成指导意见或专家共识5项,超过10项成果已被纳入诊疗方案应用于临床救治中,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她说。

具体而言,目前通过科研攻关形成了主打药品的基本格局。在严谨的体外研究和机制研究基础上快速形成了包括磷酸氯喹、法匹拉韦以及中医药等主打药品的一个基本格局,并且坚持规范、有效的临床研究,快速明确了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药品,能够早日进入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为临床救治提供了解决方案。

孙燕荣提到,干细胞治疗一直是高度关注的热点,在武汉已经完成了超过200例的干细胞治疗,从目前结果看,干细胞应用于新冠肺炎的临床治疗安全性良好。此外,在利用恢复期血浆治疗上,截至目前,全国已经采集了超过2000份恢复期血浆,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超过了700例,显示出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文/本报记者 孟亚旭 刘艺龙

聚焦

全球唯一 我国研发疫苗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于12日开展二期临床试验。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布,这是全球目前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

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工作进展显著,目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陈薇介绍,该疫苗以改造过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搭载上新冠病毒的S基因,进入受试者体内,使人体产生对S蛋白的免疫记忆,从而达到将病毒“拒之门外”的效果。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二期临床试验将招募500名志愿者参加,并引入安慰剂对照组,进一步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截至13日17时,已有273名志愿者接种疫苗。

此外,在昨日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科委主任许强指出,继本市科研单位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获批临床试验之后,又有两家企业——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单位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批临床试验,据悉,这是全国首批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标志着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许强表示,此次是在举全市之力,全链条精心服务北京疫苗研制“突击队”。下一步,本市将全力推动疫苗早日实现上市应用,祭出攻克新冠肺炎病毒的“杀手锏”。

文/本报记者 解丽 武文娟 供图/新华社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