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五条研发技术路线并进 三个疫苗已获批进入临床试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0-04-15 07: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本报北京4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 张曼玉)在今天下午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了更大限度提升疫苗研发的成功率,科研攻关组布局了5条疫苗研发技术路线(病毒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同时,也设立了疫苗研发的专班来加强组织协调,保障疫苗研发的科学、安全、有效。

据吴远彬介绍,目前已经有3个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其中,腺病毒载体疫苗已于3月底完成了一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接种工作,并于4月9日开始招募二期临床试验志愿者,这是全球首个启动二期临床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种。4月12日和13日,又有两款灭活疫苗通过审批,陆续开展临床试验。”

“灭活疫苗由完整的病毒组成,它制备的过程要通过理化方法灭活其致病性,还要通过灭活验证保持病毒的免疫原性,通过纯化工艺等制备过程,制备出候选疫苗。候选疫苗接种到机体,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抗体,达到保护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补充介绍说,“我国在研发并已上市的疫苗中,灭活疫苗的基础是比较好的,比如我们有甲型H1N1流感灭活疫苗、甲型肝炎灭活疫苗、EV71手足口病灭活疫苗,还有Sabin株IPV脊灰疫苗。”

除了腺病毒载体疫苗和灭活疫苗外,其他3条疫苗技术路线的研发也在加快推进。

其中,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已经完成疫苗毒株的构建和质检方法的建立,正在进行质量工艺研究和质量鉴定,中试生产、动物攻毒实验和安全性评价实验也在同期开展;重组蛋白疫苗已经完成了毒种的构建,正在开展细胞和毒种鉴定和遗传稳定性考察、动物攻毒实验和安全性评价实验;核酸疫苗方面,也进入到动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的研究阶段,并同步开展临床样品的制备和质量的检定工作。“上述技术路线的疫苗预计将于4、5月陆续申报临床试验。”吴远彬说。

吴远彬表示,目前,我国研发最快的是腺病毒载体疫苗,已经启动二期临床试验,还要进行三期的临床试验,并将根据临床试验的结果才能最后确定是否进行使用。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