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北非沙漠“双子星”的防疫先锋

2020-04-13 13: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人员测温登记、场区全面消杀、防疫物资采购、对接业主单位、给项目员工做培训……这些工作千头万绪,都需要张振羽去落实。国内疫情形势逐渐向好,但对于远在万里之遥的张振羽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

1月28日,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P4标段召开春节后第一次周度安全教育会。当时虽然埃及还未出现新冠肺炎病例,但是身为项目安全总监的张振羽,出于职业本能,特地在会上科普了病毒、细菌和基因疾病的区别,让大家充分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特点、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虽然我们远在埃及,但我们项目还是存在被感染的风险。我是项目安全总监,保障大家的健康安全是我的职责所在。”张振羽说。

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作为埃及国家重点工程,建成后将带动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带和红海经济带开发,一局发展承建的P4标段被誉为“沙漠双子星”,是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的标志性建筑,项目疫情防控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2月14日,埃及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形势不容乐观。张振羽和同事们立即行动,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外出采购防疫物资。但是项目当地口罩等防疫物资存量小,项目人员多、需求量大,防疫物资缺口很大。正当张振羽为此发愁时,公司发来的一批防疫物资解了燃眉之急。4月5日,中建医疗组赴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P4标段义诊。

看到公司的防疫物品和正在义诊的医疗组,张振羽心里的感动溢于言表。“我在国外工作快两年了,这次中建集团和公司对项目的帮助,真正让我切身体会到来自中建大家庭的关怀,国家的力量。”张振羽说:“有人惦记的感觉真好。”

如何让属地人员遵守项目防疫规定,是落实海外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出于文化差异,部分埃及当地劳务人员不喜欢带口罩。“中东人鼻梁高,口罩比较紧,捏紧鼻翼上的口罩金属条,可能会感觉不舒服。所以有些人就把口罩放到下巴上,把鼻子和嘴露出来。这样很危险。”张振羽解释道,“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一遍遍地引导和示范。”为了迅速落实属地劳务人员的防疫工作,张振羽专门召集属地劳务管理公司的负责人,开了两次专题会,向他们讲清楚疫情的危险性,解答大家的疑惑。

疫情形势瞬息万变。由于对疫情防控的认知、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整个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也充分考虑全体员工的感受。张振羽说:“一直讲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病毒没有国界,不会区别对待,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疫情当前,我们所有海外员工应该和属地人民一起,同舟共济、勠力同心,全力以赴打赢全球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了避免人员聚集,降低病毒传播风险,项目相应调整了工人的作息时间。张振羽在日常巡查时发现幕墙加工场距离休息区过近,影响到工人的正常休息。张振羽积极协调项目部门、分包单位,将幕墙加工场作业时间相应进行调整,解决了打扰工人休息的问题。

看着埃及确诊病例逐日增加,一些项目管理人员和工友也逐渐担忧起项目所在地的安全性。张振羽敏锐地察觉到大家的心理变化,他私下里找到有心理波动的同事,和他们交流谈心,讲解公司的政策和项目应急预案。“特别是后来收到了公司工会发来的信,真实感受到公司的温暖和努力,大家非常感动,也逐渐克服了心里的恐慌。”张振羽说。

为了保障项目人员的安全,张振羽一直坚守在项目防疫一线。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大家在国外,就是一家人。保障家人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义不容辞的使命。”今年33岁的张振羽有着13年的党龄。2018年,张振羽和妻子走入婚姻殿堂,同年被派往海外工作。去年6月张振羽升级成了一名宝爸。

但是常年在海外工作,想孩子的时候,张振羽只能通过视频通话看一看孩子。由于项目信号不好,视频通话也经常时断时续。“孩子出生以后,我就回去过一次。我爱人一直照顾着孩子,等疫情消散后我一定第一时间回去看她们。”张振羽说。

开罗时间3月26日中午12点,中建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正式开启全封闭式管理。看着项目保留的唯一入口——南大门缓缓关闭,张振羽期待着它重新打开的那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