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旺姆:这条空中生命线,我在守护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阿里地区卫健委、疾控中心、人民医院以及噶尔县昆莎乡目前向机场派驻了5名医护人员,缓解了机场医护压力。”  面对疫情发生以来的各种困难,民航西藏区局密切跟进疫情变化,落实防疫措施,全员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争”。

德庆旺姆:这条空中生命线,我在守护

来源:新华网 2020-04-11 16: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拉萨4月11日电题:德庆旺姆:这条空中生命线,我在守护

新华社记者田金文

“虽然西藏没有确诊病例好多天了,可是近期返藏人员多,还存在着输入风险,只要疫情还没过去,我就不能掉以轻心。”在机场忙碌了多月的德庆旺姆,仍保持着高度紧张的状态。

32岁的德庆旺姆是阿里昆莎机场医务室唯一的医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机场医护人员只剩她一人,不但要照顾高原反应的旅客,而且要负责机场公共区域消毒、旅客体温筛查等。

阿里昆莎机场海拔4274米,是世界海拔第四高的机场,全年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空气中平均含氧量不到平原地区的一半。人员缺氧造成的最大问题是体力消耗大,内地4个小时的工作量,在这里需要干上一天。

西藏确诊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后,德庆旺姆更忙了。

她每天要在航班来之前,准备体温检测设备、人员登记表,还要准备旅客防高反药物。最累的是消毒,背着十多斤重的消毒罐,每天要走上万步,仅完成消毒就需要2个小时。

“阿里虽然人口流动较少,但医疗条件很薄弱,这里一旦有病例输入,后果不堪设想。”中国民航阿里航站防疫办主任白玛加措说。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德庆旺姆的时间表里,一项项工作排得满满的,近乎无缝衔接。春节返岗的同事回来后居家隔离,她每天为这些同事测体温,还送去熬制的藏药。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阿里地区卫健委、疾控中心、人民医院以及噶尔县昆莎乡目前向机场派驻了5名医护人员,缓解了机场医护压力。

2010年阿里昆莎机场正式通航,让到拉萨需要两天的路程缩短至2小时,结束了上千年“天边阿里”的历史。2011年,拉萨人德庆旺姆来到阿里,“这里条件艰苦,有4年时间,科室里只有我一个人,还是挺孤独的。”德庆旺姆说。

“天边的阿里”与拉萨距离遥远。德庆旺姆两岁的小孩让拉萨的姑姑带着,每次回拉萨与亲人团聚,德庆旺姆总要大哭一次。她说:“虽然也很舍不得家人,但阿里更需要我,无论多苦多累,我想既然选择了,就要坚守。”

面对疫情发生以来的各种困难,民航西藏区局密切跟进疫情变化,落实防疫措施,全员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争”。

“在这场全民抗疫中,我看到太多党员在一线不畏生死地忙碌,特别感动,我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迎难而上,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德庆旺姆说。

(田金文)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