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万武汉人民历经76天管控,都在翘首等待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4月8日零时,在江汉关钟楼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旋律中,武汉离汉离鄂通道重启。武汉“解封”意义重大,一起见证“城门”打开的同时,英雄城市武汉和全国也将在多个领域面临新的考验。
武汉“解封”对全国具有标志性意义
武汉“解封”拥有充分的科学依据。3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表示,这次以武汉为主战场的战疫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3月17日,41支国家医疗队3675人相继踏上返程。3月23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指出,当前以武汉市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3月25日,经专家评估,武汉市城区降为中风险。全市13个城区中,低风险区5个,中风险区8个。
封控76天后转向“重启”,这对1100万人口的武汉来说,意义重大,对武汉推动自身的复工复产复市,以及带动整个湖北地区的经济复苏,也有着重大意义。“重启”更对推动全国加速进入正常生产生活状态,具有标志性意义。
“解封不解防”,未来仍需应对多领域考验
虽然钟南山院士认为中国不会出现疫情的二次暴发,但眼下境外疫情输入形势依然严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别以为已经胜利了,大家只是对新冠缺乏想象力。因此,在疫苗研制尚未成功的条件下,对外严防输入、对内严防扩散仍然需要持续坚持。
4月3日,距离解封5天,武汉再发通知强化小区封控,称将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落实出入口管理岗位责任制,继续强化小区封闭管理,引导居民非必要出行尽量不出门,坚决切断传染源、阻隔传播途径。相关通告宣布,“绿码”拥有者“解封”后可离汉。
来自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 4月8日预计将有5.5万余名旅客乘坐火车离开武汉。此外,还有搭乘民用航空、长途客运和通过长江、内河航运出行的旅客。预计全国各城市的防控体系、组织能力、治理方式以及经济发展等,将再次经历新的考验。
与此同时,当武汉人民走出紧急状态并真实触摸到悲伤后,心理上的创伤状态才开始加速显现,需要及时恰当地帮助众多个体和整座城市实现心理上的“软着陆”,进而避免或将因此而产生的在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次生伤害。社会心理危机干预,亟待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
给英雄的湖北人民、武汉人民热情的接纳
新冠病毒疫情是一场持续时间漫长、且全方位的大考。我们不会忘记,3月19日,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在荆州为赴粤返岗务工人员送行时呼吁:请求全国各地、全社会善待湖北人民,善待湖北农副产品。这句话,发人深思。
鉴于武汉通道管控解除,在保证人员通畅流动的情况下,除针对性地加大无症状感染者筛查力度外,如何消除“恐鄂症”,如何避免病毒之外的歧视和偏见,这也是考验城市治理的重大问题。
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付出了极大努力、为全国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座城市的人民均无愧于英雄的赞誉。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让这座英雄的城市和人民,流血流汗又流泪。我们要从各方面准备好,给英雄的湖北人民、武汉人民热情的接纳,让中华民族相濡以沫、守望相助的强大凝聚力成为共克时艰的最大底气。
作者:上海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全球化智库特邀研究员 陈新光
(陈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