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0日下午,武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隔离病区门前,从医护人员手中接到女儿“小企鹅”的那一刻,李清娥和老公胡翔激动不已,一家人终于团聚。(陈卓 摄)
中国日报4月3日电 2020年3月30日下午,解除康复隔离后的李清娥和丈夫胡翔从武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隔离病区将女儿“小企鹅”接回家中,再次看到女儿的那一刻,李清娥泪水涟涟,“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健健康康的在一起更重要。”
李清娥和丈夫胡翔都是新武汉人,大学毕业后来到武汉工作打拼,结婚安家。2019年下半年,得知怀孕后李清娥辞职在家安心待产,两人给即将到来的孩子取了小名“小企鹅”,意喻像企鹅一样可爱。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即将临产的李清娥一家陷入了困境,1月23日武汉“封城”后,夫妻二人被“困”在了武汉家中。
李清娥和丈夫除了在社区的帮助下去医院做过一次产检,下楼取过两次快递和外卖,剩余时间几乎足不出户。2月初,李清娥突然感觉有发热症状,夫妻二人当时很着急,但过了两三天发热症状再未出现,也没有其他不适,两人就继续宅在家中,安心等待3月初预产期的到来。
3月5日,李清娥下腹感觉不适,联系社区后被紧急送往位于汉阳区的武汉市第五医院准备生产。疫情期间,为了预防新冠肺炎感染,每一位临产孕妇入院都需要进行肺部CT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李清娥的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但肺部CT却有很少量的“毛玻璃”样影,进一步进行新冠肺炎抗体检测发现是阳性,医院的医护人员当即决定将李清娥转往新冠肺炎孕妇定点的武汉市协和医院西院区妇产科隔离病区生产治疗。陪伴照顾妻子的胡翔感觉“一会一个好消息,一会又是一个坏消息,每天都像坐过山车一样提心吊胆”。
3月7日下午5时22分,一阵啼哭声划破协和西院手术室的宁静。在该院妇产科主任陈辉和副主任医师陈岚等8名医护人员一个多小时全副“武装”的忙碌手术下,李清娥顺利诞下了7斤6两的女儿“小企鹅”。陈岚医生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李清娥是当天中午被转过来的,羊水已破裂超过30个小时,如再不立即进行手术,极可能发生宫内感染,孕妇和胎儿均有生命危险,还好我们的手术很成功,母女平安。”
“小企鹅”出生后,只在手术室里与妈妈李清娥见了短短的一面,就被助产士转交给手术室外等候的爸爸胡翔,然后用救护车火速送往武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隔离病区接受隔离观察和照顾。就这样,李清娥住进了协和西院妇产科隔离病区,胡翔住进了所在社区的隔离观察点,“小企鹅”住进了武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隔离病区,宝宝降生给这个家庭带来的片刻喜悦被无情的“新冠病毒”分隔为一城三地无尽的思念。
“那段时间老公不在我身边,我一个人进手术室,一个人住在单独的病房,我真的是特别紧张焦虑,很担心宝宝会有什么问题,也很害怕老公被感染,”李清娥回忆起那段日子,泪水总在眼眶里打转,“但是特别感谢协和西院的陈岚医生,我做手术的时候刚开始很害怕,她一直抱着我的头安慰我,跟我说了好多好多话,我只记得一直紧紧抓着她的胳膊,肯定都被我抓紫了。还有病区的护士长林琳,黑龙江援汉的护士长赵晓玲,还有病区的每一位护士都对我特别好,真的是有求必应,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心理上都给了我很多照顾和安慰,特别特别感谢这些医护人员”。
隔离期间的胡翔除了常常给李清娥发微信打电话安抚妻子的情绪,还要关注在儿童医院住院的“小企鹅”,儿童医院的医生告诉胡翔,孩子有点感冒症状,但不像是新冠肺炎,都是单独住在自己的温箱里,请胡翔放心,一定会给宝宝最好的治疗和照顾。
3月16日,李清娥从协和医院西院病愈出院,按要求去往汉阳区一处康复隔离点接受隔离观察,因为还在“月子”期间需要人照顾,经医院、社区和防疫指挥部多方协调,将仍在隔离观察期的胡翔和李清娥安排在一起,夫妻俩分别十多天终于相见,但还要再等14天才能见到他们的“小企鹅”。
14天的时间很快过去,经过两次核酸检测阴性,夫妻俩确认身体状态健康后于3月30日上午回到了离开近一月的家中,而最让他们高兴的,是当天下午就可以去武汉市儿童医院接“小企鹅”回家了。两人将家中里外打扫干净,洗澡换衣,准备好“小企鹅”的小棉袄,小包被和童车,让家里有了更多生活气息,开心地等待着“小企鹅”归来。
当天下午两点半,武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隔离病区门口,当护士抱着“小企鹅”来到夫妻俩面前的时候,这对新晋爸妈却突然乱了手脚,问护士,“该怎么抱啊?”那一刻的李清娥泪水伴着笑声,分隔在一城三地24天的一家人终于团聚。
(通讯员 陈卓 陈亮 涂晓晨 聂文闻 金煦 张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