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一轮强降雨即将来袭 落区重叠、雨强增加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南方新一轮强降雨即将来袭 落区重叠、雨强增加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3-31 19: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3月31日电(记者 李弘扬) 30日,济南至广州的T179次列车运行至湖南郴州境内时,因撞上受连日降雨引发的塌方山体发生脱轨。目前,塌方区段上下行线路经紧急抢修虽已恢复通车,但3月以来南方多地连续不断的雨水仍备受关注。

什么样的降雨可能导致地质灾害气象风险增高?不同降雨类型下地质灾害呈现何种不同特点?南方地区新一轮降雨又该如何防范?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

前期:南方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增高因连续降雨而非短时强降雨

一般来说,预报员会用累计降雨量、降雨持续时间和降雨强度来界定降雨过程。这三个参数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发一定地质背景与力学环境的边坡形成地质灾害。

回顾3月,南方多地雨水不断。从降雨时间上看,除海南、云南以及四川川西高原、凉山州以外,南方大部地区3月的降雨日数均在10天以上,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等地部分地区降雨日数超过20天几乎一个月里大部分时间都在下雨。

而从累计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两个参数来看,3月以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等地多降雨天气,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8成,湖南南部、广西等地偏多1倍以上。3月下旬,许多地区累计降雨量超过了100毫米,其中29-31日期间以稳定性降水为主,小时雨强不大。

因此,持续降水是南方地区近期地质灾害风险增高的主要原因。因为持续时间长、累计降雨量大,在此类降水发生时,岩土的含水量会充分达到饱和,容易引发滑坡、积涝等地质灾害。从发生时间上看,则会比降雨时间有所滞后。

后期:新一轮强降水接踵而至,落区重叠、雨强增加更需防范地质灾害

南方地区连绵不断的降雨在3月31日夜间至1日白天迎来了暂时的间歇。根据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2日至5日,江南、华南及贵州等地雨势将再度加强,迎来新一轮强降雨过程,其中,部分强降雨区与前期降雨偏多区域重叠。

这意味着,在降雨落区重叠地区,雨水停歇的脚步远不能衰减其此前降雨的影响。一般认为,如果某地下了100毫米的雨,需要15天的时间,才能将其影响衰减至相当于下了3到4毫米的雨。当然,由于各地地理条件差异较大,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据预计,新一轮降水过程中,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西南部、广西东部和北部、广东中北部等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累计降雨量有100-150毫米,局地可达200-240毫米。最强降雨时段为2日至3日,强降雨位于江南南部至华南中北部一带;4日至5日,强降雨逐渐南压至华南中南部,降雨强度减弱。

与3月29日-31日稳定性降雨不同,此次能量条件较好,部分地区还将出现短时强降水。也就是说,相较于上一轮,下一轮有些地方的雨强会更大,预计最大小时降雨量20-40毫米,需防范局地短历时强降水带来的积涝等地质灾害风险。

总的来说,受前期持续降水影响的区域脆弱性增加,次生灾害潜在风险已显著提高,一天后这些区域再次遭遇强降雨,需防范滑坡、积涝等地质灾害的可能影响。当然,无论是哪种地质灾害风险,气象与相关部门都会及时发出预警,提醒相关部门、人员做好防范应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