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江河畔 好花正红—贵州惠水县产业脱贫纪实

2020-03-30 10:1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涟江河畔 好花正红—贵州惠水县产业脱贫纪实(要闻)

惠水县好花红镇大力发展佛手瓜产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攻坚克难的拼搏之年。贵州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始终把产业脱贫作为农村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贵州惠水县怀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佛手瓜为代表的生态产业,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凝心聚力决战扶贫攻坚,切实做到了脱真贫、真脱贫,逐步摆脱贫困,挺起脊梁,走出了一条少数民族特色产业脱贫路。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在惠水县好花红镇,一排排整齐的水泥和竹子搭成的架上攀爬着佛手瓜的藤蔓。来到弄苑村,我们看到原本怪石嶙峋的山坡上、农地里都种上了佛手瓜,依山就势,让大石山区披上了绿装。山有多高,佛手瓜就种了多高。据悉,2019年4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惠水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佛手瓜产业便是惠水县脱贫的主要产业。当时如何选定这一产业,针对这一产业地方又是如何发展的,国际在线生态中国频道走进贵州惠水县,就地方产业发展进行了走访。

选定产业,下好发展“先手棋”

惠水县属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58%,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中山区和半山区田少地多土层薄,雨水积蓄能力差,水利灌溉设施不够完善,长年处于贫困之中。这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条件,也决定了它的发展变化只能是渐进的过程。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也一直在不断探索适宜地方发展的产业。

佛手瓜原产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是一种珍贵的保健蔬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有重要保健开发价值,既是较好的药疗佳品,又是高品质的绿色无公害食品。其种植管护技术简单,具有耐瘠、耐储运,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耐荫、喜温,耐热不耐寒,不受土壤和地理条件限制,在西南喀斯特山地尤其适合。惠水县委县政府认为这个产业立足群众认可、技术要求不高、管理成本相对较低、适应稀薄土地的现实条件,可以作为县里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替代玉米种植的优势作物。据初步估算,种植佛手瓜产值至少是种植玉米的10倍以上。

涟江河畔 好花正红—贵州惠水县产业脱贫纪实(要闻)

弄苑村村民采摘佛手瓜

据惠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玲回忆,以前村民只是零星种植了一些佛手瓜,但是不成规模。充分了解了这一产业之后,县委县政府确定决定先以好花红镇弄苑村为中心、辐射带动清水村、么关村、石头关村、六马村等4个村的“一村一品”生态佛手瓜产业。当时我们的扶贫干部每天下乡到贫困户家里不断劝说,着力攻克“散小弱”难题。县里共统筹涉农财政资金和广州对口帮扶资金1000余万元,在好花红镇东部深石山区建成了8公里长的佛手瓜产业带,不断让佛手瓜从庭院种植发展成规模种植。从2007年发展至今,佛手瓜实现“小捧瓜”向“大产业”转变。

近年来,惠水县紧紧围绕贵州省委“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产业发展要素,聚焦坡耕旱地低效种植调减和500亩以上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扶贫“221111”工程和“一村一场一园一社”建设为主抓手,全力推动蔬菜产业“井喷式”、“裂变式”泉涌发展。按照坝区上设施、山区调结构的思路,探索低效玉米调减新模式,发展形成了佛手瓜等山地高效特色产业,破解了深石山区产业发展难题,为调减低效种植、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建设和助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效样本。惠水县委副书记徐光信饶有信心的谈到。

现如今,通过好花红镇的试点示范和多年实践,最终惠水选择“佛手瓜”作为深石山区主导产业在全县推广。  

狠抓落实,按下脱贫“快进键”  

在发展佛手瓜产业上,根据佛手瓜产业发展实际,惠水县研究制定了《惠水县产业结构调整佛手瓜产业实施方案》,规划在全县石漠化山区将佛手瓜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实行“一名县级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支服务团队、一套操作方案、一个销售专班”的“五个一”工作机制,由县委主要领导领衔主抓,县、镇(街道)、村三级联动,在产业推进季节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旬一督查、一月一观摩”的责任落实倒逼模式,切实抓好佛手瓜产业的组织、实施和调度等各个工作环节。

产业经营以“合作社+农户”模式为主,佛手瓜扶贫产业园区核心区域采取“一支部一社两户”即:“产业党支部+合作社+种植户+贫困户”的专业合作经营发展模式,在产业链上成立了好花红镇佛手瓜产业党支部,各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佛手瓜种植户和项目区贫困户。产业党支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研究探讨产业发展规划,在技术、信息、销售方面出谋略,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合作社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管理管护、购销对接等,起到连接瓜农与市场的作用。

此外,积极探索生态立体高效种植模式,形成瓜下套种食用菌、春白菜、秋白菜的“三季四收”产业复合发展模式,去年瓜下套种项目扩种至200亩,亩收入12000-15000元,增加收入240余万元。同时面条、榨菜等佛手瓜系列产品相继面世,佛手瓜产品向多元化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先后建设1000立方冷库1个、佛手瓜交易平台3000余平方米、钢架大棚2980平方米,同步配套建设水电、喷灌、水池水窖等设施设备,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设施保障。

在佛手瓜产业发展道路上,惠水县始终坚持技术支撑、标准化生产,研究制定了《惠水县佛手瓜产业技术规范》,并邀请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及省农科院6名专家长期蹲点提供技术服务,开展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试验示范。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贵州省惠水县好花红镇科技特派员、科技副镇长李裕荣表示,佛手瓜富含维生素、氨基酸及矿物质锌、钙、硒、铁,果实、嫩尖及块根均可食用。果实是研发面条、饮料等多种产品的原料,瓜尖(龙须菜)不但营养丰富,且质地脆嫩,味鲜可口,美、日等国家等称之为“超级蔬菜”。佛手瓜低热低钠,对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有保健作用,有利尿排钠、扩张血管、降血压、疏肝止咳、促消化、治胸闷气胀等多种功效,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老少皆宜。

据悉,惠水县已建成以好花红镇佛手瓜扶贫产业园为核心的贵州省最大佛手瓜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全县发展佛手瓜种植1.6万亩,其中深石山区10000余亩,佛手瓜尖专业基地800亩,盛果期可日产220吨以上,年产量达4.8万吨,实现产值约6000万元,带动4000余户群众实现增收。

“以前村里好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小孩和妇女,现在我们村有了佛手瓜产业,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又回来了。”惠水县好花红镇弄苑村村主任汪昌说。

徐光信表示,惠水县下一步将坚定把佛手瓜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不动摇,坚持连片规划,继续落实好佛手瓜种植面积,形成规模化发展。严格落实“八要素”,创新组织方式和利益联结机制,以“二品一标”认证为重点,抓好品种、品质和品牌建设,推动佛手瓜种植规范化、示范化发展。同时,还要抓好佛手瓜技术研发和推广,组建技术服务团队,选优品种,抓好绿色标准化生产。要加快实施进度,严格技术规范和标准,管理好已种植佛手瓜以及新增佛手瓜,推动佛手瓜种植提质增效。

2020年,惠水县委县政府要认真组织好产销对接工作,成立农产品销售公司,用好销售队伍,制定佛手瓜销售奖励办法,搭建佛手瓜销售平台,完善“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产销机制,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拓展省内外市场。做好佛手瓜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充分运用好相关企业生产研发能力,推动面条、榨菜、饮料、休闲食品等佛手瓜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要抓好佛手瓜宣传,选好佛手瓜宣传品牌,通过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不断提升惠水佛手瓜的知晓度。

涟江河畔 好花正红—贵州惠水县产业脱贫纪实(要闻)

惠水大力发展茶产业

多产带动,筑牢成果“定盘星”

据孙玲介绍,自2019年脱贫后,惠水县委县政府除了发展佛手瓜产业之外,还相继发展了多项产业来稳定脱贫攻坚成果。

当前惠水县茶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要长效产业之一。截止2019年10月,全县4万余亩已投产茶园,从抚育管护、茶青采摘、加工等用工上共带动650户2500余人贫困户致富增收,长期稳定解决2400余人贫困人口季节性现地就业,年人均增收达3000元以上。

下一步惠水县要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增强茶叶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茶农收入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向导,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茶园标准示范区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整合惠水茶品牌,聚集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树立以“贵州绿茶”为主品牌,“都匀毛尖”为区域品牌,加快惠水茶叶产业化发展进程,把惠水茶产业发展作为地方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整合惠水核心区域茶品牌,打造惠水茶叶知名品牌,提升惠水茶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推进科技兴茶,实施标准化管理,进一步健全茶产业发展相关科技支撑体系,强化技术推广,引进优良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加快完善各茶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消灭无标产品。逐步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逐步扩大惠水茶影响力,拓宽惠水茶叶销售渠道。

涟江河畔 好花正红—贵州惠水县产业脱贫纪实(要闻)

  涟江大坝上的蔬菜种植基地

除了茶产业,惠水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禀赋、区位等优势,把花卉苗木产业作为稳定脱贫的另一主要产业来打造,把其作为涟江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的主打产业来抓,提出了建设“贵州最大花卉苗木基地县”的发展思路。

为加快推进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惠水县从县林业、农工等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办公室,专抓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规划、技术指导等工作;并组建“惠水县花卉苗木协会”,加强信息收集发布和市场预测,促进企业和花农及时、准确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市场信息,从而降低经营风险,促进增产共富。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在惠水从事花卉苗木生产经营的企业和个人不断增长,生产面积大幅增加,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花卉苗木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

孙玲表示,《好花红》这首布依族歌曲唱遍大江南北,这首歌就源于惠水县好花红镇好花红村。接下来,惠水将进一步加快花卉苗木产业、刺梨产业等与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相结合,充分发挥它们在稳固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摆脱贫困,人民的希冀;脱贫攻坚,时不待人。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来了挑战,面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双重考验,惠水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在科学部署、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不忘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抓好产业发展。

惠水县的脱贫攻坚战还在继续,干群合力、久久为功。惠水县将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这场硬仗定会赢得全面彻底,赢得振奋人心。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