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灵军:企业转型升级将令中国诞生更多国际品牌

2020-03-26 09: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978改革开放到如今,已经42年,很多企业经过更多产品导向、顾客导向、数字导向,进入现在的社交和价值观导向的,那么面对行业不断升级,企业如何转型,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品牌。邀请到执行品牌营销人李灵军来对企业转型分享观点和心得。

嘉宾介绍:李灵军

知名品牌营销人,精准营销专家、本土企业品牌升级顾问,丰富国际品牌的合作服务经历(花王、亨氏、和路雪、箭牌、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宝洁、耐克等),也擅长本土企业的品牌营销升级(中国移动、华为、百度、万科、锦江、新恒隆陶瓷、丰盛控股、哈士奇等),成为国内外品牌营销合作伙伴、品牌营销课程分享讲师和嘉宾,致力于服务国际品牌本土化本土品牌的全国化。

记者:现在全球正在制造升级,从供应链到全面生态都发生变化,作为全球制造业的密集型国家,你怎么看待中国产业升级过程当中的品牌机会?

李灵军:其实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历过了,现在我们会知道在过去的企业20年改革开放过程当中。很多企业经过了很多红利,人口红利、成本红利、供应链红利等等,都在加快产业进步。现在这些红利遇到瓶颈,同时也预示着竞争赛道不一样。

记者:赛道发生了什么根本转变,将带来什么变化和挑战?

李灵军:产能过剩谁表象,更多是消费结构在不断变化,已经生活要求到了精致要求,出现了很多小众精致品牌,也出现了很多高科技品牌,还出现了很多轻奢品牌。很多人在不断追求更有理想的生活。能欧服满足新的新细分需求,是巨大的机会。

记者:如果看待2020年后,制造业我们是否依然有成本优势?如果没有了成本优势,我们将如何发展企业和品牌?

李灵军:2019年我们听过一句话,马云说,生意很挑战,说了:2019年是过去十年最难的一年,同事也说2020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人口红利为优势的基础失去,我们需要向产品向品牌进发,从品牌想社会价值出发,带动产业品牌升级。

记者:现在不同行业优胜劣汰,出现马太效应,强者更强,弱者淘汰。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样的企业和品牌或者产品才能脱颖而出呢?

李灵军:其实这样我们就要看到如何看待我们本身的中国企业锁大锁具备的优势和能力。以华为为代表的一线国际的的领头品牌,成为世界领先的企业并没是偶然,因为中国积累了的红利让制造业有了基础,就是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更广品类,同时华为等抓住前端研发和后端品牌教育,形成产业优势到品牌优势的升级。

记者:但是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是不是就可以模仿华为的一条路呢?

李灵军:这不一定。因为这些企业将会面临现在更多的不是研发挑战和人口红利减弱,更多的是如何再跨界竞争汇总,找到自己精准转型升级的机会。供应链还会是优势,但不会持久。商业扁平化,导致品牌扁平化竞争。找到自己除了产品、服务和体验三大核心以外的优势,用以外的优势来发挥这三个核心的优势,形成组合才是更好。可以产品、服务和体验+社群,可以产品、服务和体验+视频内容…….最终回归本真。固本产品服务体验,同时精准的地找创新模式,这将成为很多品牌转型升级的三大关键。

李灵军品牌观点讲述中

李灵军品牌嘉宾座谈访谈中

李灵军品牌嘉宾座谈访谈中2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