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业财税一体化”,实训课堂更需落到实处

2020-03-26 09: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复工复产在全国逐步展开,各地及时出台财税金融政策,为企业摆渡闯难关。恢复社会经济,财税政策一马当先。事实上,我国的财税制度一直与时俱进,变革非常快捷,加之互联网与智能应用不断精进,“业财税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于财税圈再度升温。

人才计划赶不上产业变化,财税实训课成为新出路

业内人士指出,无论在政治、税务变革还是经济发展层面,“业财税一体化”的发展皆为必然趋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将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业财融合作为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微观基础,能够提升社会劳动生产率,为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指明道路。 企业的“业财融合机制”已经是大势所趋。

当下中国税务变革正在加速,:专票管理要求高;电票快速推进;国地税合并;稽查体系已经完善。政策三年1600+次调整,变化频繁。

此外,经济发展呈现出新态势。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加速普及,一些原本倚重人力的工作被机器取代,智能财税系统也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应用智能财税软件处理企业的业务、财务、税务问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规避了很多财税风险。

“随着产业发展的需求,税务变革的加速,财税融合更需要向业财税融合迈进,业财税创新型人才培养唯有同步改革,才能跟进财税行业的快速发展趋势。”财智未来(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智未来”)CEO赵珊指出。

作为智能财税教育服务商,财智未来专注于“业财税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向院校提供教育产品解决方案及智能化产品体系服务。对于“业财税一体化人才”,财智未来勾勒出清晰的画像:

懂得企业运营类知识、财会专业类知识;拥有交易业务处理能力、规划和报告能力、决策指引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财税风险管控能力、财务大数据分析治理能力、领导力、沟通协作能力;具备批判及探究思维、前瞻与创新思维、业财税一体化思维,并学以致用,分析及解决问题时能基于模型,给业务及财务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优化迭代的全套解决方案。

然而,现实中的院校财税人才培养机制却无法满足产业需求。一则,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学校难以同步展开技能学习;另则,国家财税制度快速变革,税法相关的教材跟不上实际变化,同时教材本身涉及的税务知识,学生也因缺乏实际经验而无法透彻理解。

无疑,院校课程结合产业实践,才能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的“业财税一体化”专业人才。新形势下,我国诸多院校都开始积极进行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实训课程,财税一体化实训课程也成为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财税实训课仍需落“实”

搭建课堂与产业的桥梁,业财税实训课获得广泛认可,并在院校逐渐推广开来。“业财税一体化实训课程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及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位财税院校的老师在参与过财税实训课教学后表示。

一方面,目前的院校实训课程与真实产业环境仍存在差距。第一是“时差”,我国财税政策变化快捷,企业财税工作灵活应对,学校实训课却无法同步,甚至出现实训软件过时的现象。第二是“环境差”,实训课对于企业实务的案例和流程的模拟过于简化,学生接触不到真实的财税环境,更无法提升财税一体化思维素养。

另一方面,教师经验需要更进一步的积累。首先,院校老师实践经验不足:高校教师具备高度的学术素养,但真正深入企业财税工作的不多,如此就无法将实训落到实处。再则,机构课程开发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机构开发实训课,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教学经验,教学规律熟悉程度相较于院校老师,略显不足。

深入智能财税教育一线,财智未来对上述问题感受至深。因此,在智能财税财税实训课开发过程中,财智未来特别重视还原产业真实性,疫情期间的财税实训营更将课程落到实处。

据了解,《智能财税基础实训实务》课程,财智未来的用于实训的智能财税系统所使用的案例数据有100套,全部来自真实企业,覆盖几乎全行业全类别。将原始财务数据进行脱敏脱密处理后用于教学。

此外,财智未来还将企业实际财税流程严谨地复制到课程中。按照企业的财务核算流程及缴纳税费时间节点,财税实训课科学设计教学进程,业务处理完毕后还要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为企业的财务分析及税务筹划提供过程参考。技术上,财智未来完成了财务核算与税务核算缴纳的云端部署,方便教学,同时也与财务工作的发展前景相吻合。

着力培养学生的AI技能,设置《基于RPA的财务机器人实务》等课程,让学生接触业内前沿的操作技术。

能够将实训课落到实处,这得益于财智未来的长期积累,也与其母公司市场背景息息相关。财智未来教育脱胎于云帐房教育版,2019年12月,作为云帐房全资教育子公司全新亮相!2020年1月,与新冠疫情不期而遇,正是教育版的沉淀,让每一个财智未来人将教育这件事,变得更为具体化。“财智未来在线公益特训营”用培养“业财税一体化人才”的公益实训课回报社会。这些课程,既是财智未来的产品也是财智未来的作品,大量真实案例、财税前沿的实战经历,无不为财智未来的课程设计带来支持与启迪。

植根教育领域,财智未来不仅了解财税,更深知教育规律,如何让学生有效吸收课程内容至关重要。主张校企专业共建,搭建产业教育共享平台,开展在线财税课程远程双师培训服务,实现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高度融合。此次疫情期间的智能财税实训营,主讲老师也是“双师型”教师,譬如实训“第一讲”的李少翎老师,是注册会计师,拥有17年的银行工作经验,5年制造企业财务工作经验,6年财务实践教学研发工作经验。

疫中反思,推进“业财税一体化创新型人才”培养

两个多月的抗疫战斗,让国内所有行业放慢了发展速度,也形成了自省、思考的空间。伴随“停工不停学”,许多线上课程应运而生,财税实训课亦是如此。在线课程短暂的变为了刚需,面对疫情的好转,教培行业也开始逐渐升温,创造教育价值在于丰富产品体系,优化产品内容,通过硬核的教育实力营造专业的品牌形象;创造使用价值则在于平台应用功能上的创新,前沿技术的结合,通过技术的实现来扩张实训平台的优势,从本质上更上一层楼。

疫情中实训课的大量上线,刺激财税院校和行业反思,也将倒逼财税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业财税一体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新契机。启动线上线下课程双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有机结合,承上启下;建立多维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学习;产教融合引入产业先进课程及引入“企业教练”双师教学。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