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交通工具均要扫码 武汉拟全面实行实名登记乘车(船)

同乘追溯方面,常规公交、有轨电车、BRT的同乘人员范围按照“同车、共站”进行界定,地铁按照“同车厢、共站”进行界定,轮渡按照“同船次”进行界定,出租汽车按照乘车间隔长短进行界定。

上下交通工具均要扫码 武汉拟全面实行实名登记乘车(船)

来源:长江日报 2020-03-23 11: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坐公交须身份认证 上下交通工具均要扫码

武汉拟全面实行实名登记乘车(船)

3月22日晚,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运输保障与环境整治组发布了《关于在全市公共交通和出租汽车行业实施实名登记乘车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提醒市民、乘客出行时注意。

未进行身份认证不允许乘车(船)

《方案》中明确,市民、乘客首次通过常规公交、轮渡、有轨电车、地铁、出租汽车等交通工具出行前,可使用支付宝、微信扫码进行线上“身份认证”,同时依照系统提示绑定武汉通卡(无武汉通卡的用户可跳过)。已申请湖北省健康码的,可自动获取身份信息;未申请湖北省健康码的,可在身份认证完成后根据健康状态提示,进入相关页面进行健康码申请;未进行身份认证的,不允许乘车。

中小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未携带智能手机的特殊群体,在乘坐出租车时,须携带有效身份证明,由驾驶员代为录入实名信息。乘坐常规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须持学生卡、老年卡、残盲卡等实名卡刷卡乘坐。未持实名卡乘车的,须携带有效身份证明,由现场工作人员代为录入实名信息。

特殊情况可出示图片或纸质健康码

据介绍,“武汉市实名登记乘车(船)”系统与省市健康码系统已打通。在“武汉市实名登记乘车(船)”系统进行线上“身份认证”(实名登记)完成后,乘客可自动获取自身的健康状况。出现绿色条码方可出行,红色和黄色条码暂不能出行。未显示红黄绿条码,需跳转至省市健康码系统完成注册并获取健康状况。

对于中小学生、老年人或因特殊情况无法申请健康码的人员,可由监护人或家庭其他成员代为申请。乘车时可出示图片或纸质“健康码”。确实无法申领的,凭所在社区(村)出具的相关健康证明出行。

公交“一车一码、上下车扫码”

地铁“一站一码、一车厢一码”

常规公交按照“一车一码、上下车扫码、一车一安全员”的模式进行安全管理。乘车前须扫描车身二维码获取健康状况和车辆信息,向驾驶员出示后方可上车;下车前需再次扫描车内二维码,向随车安全员出示后方可下车。

地铁按照“一站一码、一车厢一码”的模式进行安全管理,安检前须扫描站内二维码获取健康状况和车站信息,向安检员出示后方可乘车;到站下车前扫描车厢内二维码上传同乘信息。有轨电车、BRT参照地铁模式,进行安全管理。

轮渡按照“一渡口一码、一船一码”的模式进行安全管理。现场购票的,在购票前须扫描窗口二维码获取健康状况,向售票员出示后方可购票;刷卡乘船的,在刷卡前须扫描闸机口二维码获取健康状况,向安检员出示后方可通过。登船前,须扫描船舱口二维码获取船舶信息,向工作人员出示后方可登船。

出租车按照“一车一码”的模式进行安全管理。乘车时,扫描车内二维码获取健康状况和车辆信息,并向司机出示。有两个及以上乘客同乘的,至少有一人扫码获取信息。

同乘追溯方面,常规公交、有轨电车、BRT的同乘人员范围按照“同车、共站”进行界定,地铁按照“同车厢、共站”进行界定,轮渡按照“同船次”进行界定,出租汽车按照乘车间隔长短进行界定。

(长江日报记者王刚 通讯员吕作武)

(王刚)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