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评:从防疫复工及未来经济发展看新基建的重要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3-20 10: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最近,新基建突然成为最具影响力和穿透力的热词,且多次出现在决策层的部署当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时,就提到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同时,新基建成为舆论焦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后疫情”时期中国经济变化的新趋势。

很明显,新基建的内涵及其实质,应该是当下全社会最为关注的经济形态。从各种专家发言及舆论媒体发声出来的观点,新基建全称应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投资领域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轨道交通等。显然,新基建与传统大基建既有一定联系,而又具有一定“本质”上的区别,传统基建绝大部分侧重实物型的有型投资建设,是比较狭窄的一种基建形式;比如城市改造美化亮华及住房修建等等,而新基建则被赋予了更高级的、更深层的内容,既包括有形的实物基建投资,更包括无形的基建投资,且绝大部分倾向于数字智能化方面的建设。

对抗疫情,发展经济,新基建意义重大

这么多专家学者、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甚至中央高层都对新基建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应主要是新冠疫情摁下了国民经济的“暂停键”,可谓一只巨大的“黑天鹅”,将居民隔离了,让工厂停工了,让我国经济被抑制并失去了活力。同时,也缘于新基建在当前现实中的作用及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从现实看,我国处在防疫与复工两大战役同时展开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需要做到防疫与复工复产两不误,要求做到既能控制住疫情、不让其扩散蔓延,又要在疫情中实现各行各业的稳步复工复产,这里面的难度可言而知。这就说明要统筹打好两大战役,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技术,没有技术力量就是一句空话。由此,当前全社会急切呼唤有一种新的数字智能技术来推进两大战役。

同时,从过往我国经济实践看,基建投资在扩大内需、稳增长、稳就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同时,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新基建对弥补疫情损失、提升逆经济周期功能等方面也将起到重要作用。最为重要的是,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超前性,是未来经济支撑的新硬核,具有掀起科技信息兴国浪潮、注入强大数字活力、推动中国经济换档升级、打造世界经济“中国时间”的强大经济动能。尤其,数字经济是以AI、工业互联网为特征的“新能源”经济,有利更加展示未来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魅力。

形成社会合力投入新基建,避免剑走偏锋

新基建意义重大,中国一定不能落后,各级政府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广泛发动,让更多科技攻关企业加盟到新基建投资中来,让全社会更多的资源与精力向新基建倾斜,形成全社会投入新基建合力,未雨绸缪,让我国在新基建领域再次占领世界制高点,展现经济领域“大国重器”的威力。

当然,提倡新基建,加大新基建力度,也不能剑走偏锋,需把好几个关键点:一是要量力而为,不能盲目铺摊设点和贪大求洋,消除重数量忽视质量的倾向,要重点突出民生领域,力争高精尖,并提高利率效率,防止出现闲置现象;二是要改变思路,不能将新基建理解为旧基建,需要创新理念和方法,绝对不能再用去过那一套老的投资理念来推动新基建,坚决克服把过多资金投向实物建设,或以新名义走老基建之路的做法,避免影响数字智能化程度提高及新基建全面推进等“新瓶装旧酒”现象发生。三是打破全部由政府或企业投资的做法,绝对不能走大规模财政高负债和大规模货币信贷刺激的老路;尤其要消除全部由各级财政买单的倾向,将新基建向民间资本全方位开放,让更多的民间投资成为新基建的有新推动力量,共同分享数字经济带来的巨大红利。

很显然,疫情虽然给我国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带来不利,但在客观上也对我国新基建投资起到了催化作用,相信有数字经济为新基建赋能,会让我国新基建投资提质量、上档次,新基建也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不竭动力。(文章作者为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