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守城” 旷视团队在北京卫视《为你喝彩》讲述背后的故事

2020-03-20 08: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支援武汉14所方舱医院,7所定点医院的41支国家医疗队3675人陆续踏上归程。而除了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等一线抗疫人员,在疫情防控背后,还有这样的一群人在争分夺秒,以技术做盾,为防疫贡献力量。近日,北京卫视纪实节目《为你喝彩》就邀请了人工智能企业旷视的众位研发人员,讲述了科技逆行者在疫情防控中的担当与坚守,叙写了一个科技团队与疫情做斗争的背后的故事。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视连线时,首次明确表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存在人传人现象。此时恰逢春节前夕,旷视不少员工都已放假,即将踏上归家的旅途。但在看到疫情消息后,旷视迅速成立“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应急项目组”,旨在用人工智能助力疫情防控。据旷视总裁付英波介绍,许多旷视人自愿自发加入人工智能测温方案的研发工作之中,团队最多时有120到130人,甚至有人退了回家的车票,直接留在北京参与研发。

图:旷视总裁付英波接受北京卫视纪实节目《为你喝彩》采访

为了让开发进度“跑赢”疫情,旷视开发人员都进入到了废寝忘食的状态。据项目组研究人员之一的周舒畅回忆,在调整温度曲线时,有次已经是深夜十二点多,本来已经准备回家的同事,觉得有一块的开发进度还能更进一步,于是又折返回来,继续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为克服人的体温会在不同时间存在1℃波动的问题来保证测温系统的精准度,周舒畅还会拿自己做为实验对象,一次次重复地量体温,并修正测温系统的数据。

经过了近一周的鏖战,1月26日凌晨2点,旷视AI智能测温全部产品需求设计完成,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诞生。彼时,李兰娟院士刚刚发现新冠肺炎在潜伏期也可能传染,北京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最小者只有9个月,全国新冠肺炎确诊达到了830例。现在来看,这只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

图:旷视周舒畅接受北京卫视《为你喝彩》采访

在解决了产品设计问题后,测温设备硬件的供应成了落地的瓶颈,旷视极度缺乏珍贵的“黑体”( 一种在红外检测过程中用于校准,避免外部因素干扰的完全辐射体)。作为整个测温产品中最重要的零件,价高量少的黑体成为“决胜”的关键。最后,在各方的协作努力下,旷视项目组终于找到解决之法——黑体机制,用一种迂回的替代方法解决了黑体不足的问题。

2月4日下午,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正式在北京市海淀政务大厅和牡丹园地铁站上线试行。“一开始,现场的保安还不太相信我们的仪器,于是他就拿着测温枪对一些乘客做抽查,没想到一查一个准,而且测得更快。”旷视城市大脑业务副总裁那正平说。

  图: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开始落地,助力体温排查

如今,旷视明骥AI智能测温系统不仅成为了疫情防控人员的有力帮手,还根据不同场景的测温需求,诞生了平台版、便携版、Lite版、Mini版四个版本,能够部署于三站一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机场)、医院、社区、企业园区、政务大厅、学校等各类场景,帮助实现低人力消耗、高效率、高准确率的体温排查,同时也保证出入人员的健康。与此同时,明骥智能AI测温系统还在北京部分三甲医院、写字楼、社区、校园等场景投入使用,上线期间累计服务测温总人数近十万余人次。

在这场全民参与的抗疫作战助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以旷视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能够快速反应,通过众位科技逆行者力量的汇集,开发出有效抗疫的AI产品,展示了科技抗疫的价值与光辉。未来,旷视仍将秉承AI向善,不断完善人工智能技术,借助AI优势战胜疫情,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