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18分也有救!4900万中小学生为什么选择它

2020-03-19 09: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摘要:

如何培养孩子内生学习力量——老师有同理心,学生有兴趣学得快。

导语

【学习的革命——老师要有同理心,学生要掌握学习内生力量,平台由未来科技引领】

2019年高考过后,有位男孩专程从外地来到北京,一眼便认出张华老师,随即上前紧紧拥抱了老师。

男孩说,老师的课,陪伴他度过了高考这一年,每一个深夜都是如此。

男孩是位高四的复读生,数学从18分提高到了108分。

四年来,作业帮直播课老师已累计吸引了超4900万学子在线学习。他们的学习轨迹变成珍贵的学习大数据,并推动了在线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发生——优质教育资源将不再由一二线城市垄断。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从线下到线上的学习大迁徙席卷全国,1.8亿全国中小学生已置身云端学习的浪潮,其中3100万学子涌入作业帮直播课平台。

优质直播课平台老师们精心准备的课程,已完全媲美线下名校的优质课程,学习体验上可能更加占有优势——暂时无法掌握的知识点可以看视频回放,这是线下课程的缺陷。

在线教育优质课程将扭转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态势。一节更高质量的直播课程,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拉开了现代教研教学辅导体系——优质教育新供给的序幕。

人们关心的问题是一连串的:

在线直播课与学校是什么关系?

一节优质在线课程是如何诞生的?

为什么在线课程可以创造比线下更好的学习体验、更好的学习效果?

为什么连地处偏远基础薄弱的学子,借助优质在线直播课程,成绩大幅度提升?

一系列变化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你是家长、是老师、是中小学生,都有必要重新了解、深刻理解,教育供给侧正在发生的巨变。

1

孩子的学习需求如何充分满足——学校教育的优势与无奈

“杨哥,高考作文真的可以不写九个自然段吗?”

作业帮直播课高中语文主讲老师杨勇讲完作文的谋篇布局,一位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跟他说,学校老师要求他们的作文必须是九个自然段,否则就直接撕掉。

每一次回答学生类似问题,杨勇心里都特别难受,类似简单化的考试套路,不仅不会增加分数,还适得其反,许多学生甚至终身不知文章为何物。

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身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承担着最繁重的课纲教学工作,其重要性和主导地位过去、现在、未来都无可取代。

但学校老师也有其无奈:全国上千万中小学老师,每一位老师都是全能型,教研、教学、课件、辅导、批改一肩挑。每一位老师都是连轴转,从早6点起床,7点赶到学校,开始一天的忙碌,回家批改作业往往到深夜,一天时间就这样被碎片化,更不必说兼任班主任的老师。

而学生的基础又是千差万别,性格更是迥然相异,为了应对考试,应试套路就成为许多教育资源薄弱的学校老师的土方法,成为学校老师教给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提高分数的不二法门。结果是在通往分数的学习道路上逐渐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潜力,并留下了学习不好的自我认知,伴随终生。

线下教学另一个特点是,所有上课内容,都不可回放。老师讲过了,很难再讲一次。大纲任务已经按周排好,教学进度无法按暂停键。

只要老师说一句,这不是讲过了吗?学生们听到,多半就退缩回去,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动能。学习最终表现为能力,但是一开始总是与兴趣、热情和心理素质直接相关。

学校教育存在的优势与无奈两大特点,让在线教育经历了多年探索后,终于找到了突破口——没有学校教学的主导优势,在线教培就无所依附;没有学校教育的无奈,在线教育平台就无法寻找到可以互补的重心。

作业帮直播课物理黑科技

2

你的孩子很有潜质,但需要一位有同理心的老师

每一个孩子都与众不同。优质教育有一个起点——需要对每一个学生有同理心。

孩子、家长、老师是传统教育下的铁三角关系。要维护好铁三角的平衡,老师们太难了,家长们太难了,孩子们也太难了。

有的孩子学习快一拍,有的反应慢半拍,有的知识A薄弱,有的学科B瘸腿,都在一个班上,如饮食口味,老师众口难调。结果,有的孩子越来越得心应手,轻舟已过万重山;有的孩子越来越没有信心,就产生厌学情绪。

老师家长孩子的铁三角总难做到平衡。

微软第三任CEO萨提亚·纳德拉来自印度,他有两个孩子,老大在娘胎里因缺氧出生后变成脑瘫,老二有阅读障碍症。生活没有压垮他。在成为微软CEO后的第一次内部分享中说:“生活中的经历帮我建立起了越来越强的同理心,也让我对越来越多的人群抱以同理心。……我的爱好就是将同理心置于所追求一切事物的核心。”在纳德拉的领导下,微软战胜苹果,重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让我们重新回到孩子学习的真实场景,考虑每一位孩子的基本情况:学习快的,学习慢的;外向善于表达的,内向不善沟通的……,如果没有同理心待之,在我们的以分数论英雄的竞争环境下,只有学习快的和善于沟通的学生被注意到,而大部分学习慢的不愿表达的就会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被逐渐放弃。

人们渴望创造一种新的有同理心的学习场景——能够同时理解孩子、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处境。简而言之,传统教育铁三角的沟通需要新桥梁。

新桥梁,既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互补学校教育的无奈,也能缓解家长的焦虑,更能找到孩子学习的真正障碍——无论是学习能力之快慢还是心理层面。

新的桥梁线下平台不容易做到,却是像作业帮这样的在线教育平台可以做到而且已经成功做到了——借助最新技术、组织效率和师资人才等的支持,作业帮直播课等平台正推动在线教育的供给侧革新:拥有教育过程的高度专业分工、精益的课程产品设计与服务、海量的优质产能供给、普惠的全国辐射触达……

优质同步直播课程体系和能力,简而言之,就两件事一个结果。两件事:研发好课程、培养好老师;一个结果:孩子愿意学、学得懂、学得快。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要深刻复杂得多。教育说到底,就是学习内生力量的培养。

作为国内最大在线教育平台,作业帮把学生当用户来呵护,24小时倾听用户的心声

3

学习内生力量为什么很重要——事关孩子终身大事

学习差,只是一种时间累积的错觉。事实上,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

“听了七哥的直播课,她的好多大招,尤其她讲的“函数”,我印象特深,现在题目居然都会做了,简直太让我震惊了。”

“七哥”刘天麒老师正在上直播课

来自甘肃小城的高三吴同学一直特别爱玩,不喜欢学习。数学考试时大题几乎都不会做,选择题都靠蒙……吴同学所在学校在当地一般。班里同学普遍数学差,平均分30分左右。

直到她有一天听了作业帮直播课高中数学老师刘天麒的课,几万已是小大人的高三学生,很亲切称呼刘天麒老师为七哥。称呼上的亲近只是其次,七哥让原本狰狞的高中数学变得亲切,这让许多学生大呼过瘾,大叫震惊。

“到了高三,原本感觉没希望了,只能考个大专。现在终于看到了希望,觉得可以冲刺一下本科!”吴同学说。

吴同学一直紧跟直播课,课后会自己整理课程笔记,有上课没听懂的地方,就反复看回放,直到把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她还把课程推荐给之前也爱玩、不学习的一位好朋友,两人每次都会打QQ电话互相提醒上课。

吴同学边上直播课边记笔记

什么样的课程,让数学基础差的学生都感到震惊,唤醒他们一颗颗长年对数学畏惧的沉睡脑袋?这得从作业帮打造一门好课的初心说起。

作业帮每一门好课的诞生,背后都有一个独创的教研教学体系,都要经过教研、说课、备课、授课、迭代五个环节,以周为周期,周而复始。

张华老师是作业帮高中数学教研教学负责人,他带领团队创建了高中“大招·快数学”课程体系。七哥刘天麒老师就是其团队骨干成员。

张华老师是较早参与在线教育的来自线下名校的老师。十多年的探索,反复琢磨比较线下线上课程场景,有一天他们恍然大悟,找到了在线教育的真谛,也就四个字:

高效、有趣。

高中生课业压力大,学科难度高,一开始学习落后,就容易自暴自弃。他们内心也深爱学习,但缺乏学习效率,缺乏对某个学科的兴趣,最终导致了长期学习内生力量的匮乏。

培养学习内生力量,无非要七个字:有大招,有吸引力。有大招意味着学习效率;有吸引力意味着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的内生力量,就会愿意学、加油学、好好学,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和成长力量。高考是一时的,学习却是一生的。

湖北封城后,张华老师在湖北荆州老家给全国学生上直播课

4

大招挽救数学差的学生——如何培养学习内生力量(1)

法乎其上,取乎其中。“大招·快数学”课程体系,是张华老师带领团队根据新高考新课标,依照高中生认知规律,经过作业帮大数据反复教学实践,研发出的一套在线直播课程体系。

抽丝剥茧,力透纸背,“大招·快数学”课程体系是对高中数学进行了两层过滤两层进化。第一层进化着眼提高效率,大招尽出;第二层进化旨在培养兴趣,让吸引力霸屏。

提高效率,可以分解为两个维度——提高学习效率和解题效率。

为此,作业帮高中大招·快数学体系的研发过程可谓上天入地。

教研组老师们首先一起研究题库,作业帮有大约4000万道数学题,从中筛选出所有高考题和最新模考题,梳理提炼出一条从高一入学一直到高考的完整学习路径,知识点、题型、方法,多种题型之间又涉及哪些共同数学思想。

教研团队还汲取前辈数学家经典沉淀。“比如圆锥曲线,数学家们全部研究透了。我们将适合高中生的知识,提炼转化成教研成果。”张华老师说。

大学数学和奥数竞赛的有益内容也被吸收进来。

有了前述题库方法和高阶基础,在编写课程体系时,特别注意将知识广度往下探到零基础,往上扩到自招和奥赛预赛标准,目的是让无论什么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迅速进入课程、适应课程、领略课程的精心设计。

就这样,新高考涉及的所有考点、题型,被沉淀总结为186个大招,分为五级一一详细讲授——一招避错、二级结论、口算秒杀、奇思妙解、竞赛必备。

每一个大招都有清晰的研发思路,都自成体系,初级、中级和高级应用都有哪些,与知识点有哪些关联,不同大招之间联系又是什么。

就像绘制了一张清晰精致的虚拟数学3D地图,无论你站在地图上什么位置,俯瞰能找到知识的原点,仰望也能看到数学高处的魅力,左右看能找到知识的关联。

原本高中数学庞大又碎片的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被逐一串起来,既全面系统,又深入浅出。有大招绝招,却非生硬的套路。

大招即高分。2019年张华老师的毕业班学生考上双一流高校的多达百人以上,其中不乏从18分到108分、80分提至140分的案例。

作业帮教学教研课程目标

5

吸引力挽救怕数学的学生——如何培养学习内生力量(2)

听得懂、学得快,对于许多高中学子来说,可谓字字难求。

“基础比较弱的一大批学生,很可能还没有讲完大招,他们就直接走了。离开你的课堂特别容易,就按一下home键。课堂之外还有游戏、短视频在等着他们。”

张华意识到,做直播课不只要跟学校、线下教培打出差异性,更是在跟游戏、短视频交锋。

“每一节直播课都会产生大量数据,比如到课率、完课率,再比如续报率。透过这些数据,折射出学生对课程的吸引力,反馈直白到残酷,激发着每个为师者的自尊和动力。”张华说。

为此,张华带领团队推动“大招·快数学”课程体系第二层进化,解决兴趣和吸引力问题。

每个知识点该如何去讲解,如何才能让基础一般的学生能听懂,而且还愿意听、喜欢听,重新激起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这是一个巨大挑战。我们不只对每个大招讲解提出了学术上的要求,更对课程的演绎和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师上课本身也要有大招,才能争得过游戏、短视频。”

比如将枯燥的数学趣味化。课堂上,张华结合记忆宫殿法,和学生一起,将很多数学公式和概念都拟人化。例如把sin公式当做和蔼的妈妈,把cos公式当做霸道的爸爸。把多数顺从逻辑的概念,当成君子放到某个记忆宫殿;把少数逆反逻辑的概念,当成小人放到另一个记忆宫殿。

“这样孩子记忆起来就很容易了。只是需要耗费我们非常大的精力去打磨、去思考、去想象。”

高中数学课堂还引入各类科技手段。几何是高中数学一大重难点,同学们常常对图形看不懂、模型不明白、动点搞不定。数学画板软件就可以动态演示非常抽象的知识点,如空间几何的点线面关系、面与面的夹角关系、函数图像的动态变化等。“孩子们对这个东西特别喜欢。”

让学生听得懂,而且喜欢听,最关键是筛选合适的老师。“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成为优秀的线下老师,也不是每一个优秀的线下老师都能成为优秀的直播课老师。我们选拔出这样的种子老师,进行严格的教研教学的培训、考核,让他们去理解、演绎和发挥我们的课程体系。”

张华老师的学生完课率让很多人诧异,疫情期间,每天两个小时课程下来,90%的孩子都还在手机、电脑前没走。

“之前认为数学就是一门非常非常非常枯燥且掉头发的课程,但是听了张华老师的课以后,突然发现数学其实挺有趣的,我第一次见到可以把数学知识做比喻,真的非常非常有趣。”

每每听到学生说“听懂了”、“真有趣”,张华都会非常激动。

他透露,“大招·快数学”课程体系即将完成下一轮迭代。

历经几年探索,作业帮直播课高中团队各显神通,分别独立研发出了新高考的九大课程体系:“纵横语文”、“大招·快数学”、“巧英语”、“易物理”、“简化学”、“逻辑生物”、“简明政治”、“三维历史”、“经纬地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各学科课程体系也都开始了下一轮迭代。

  高中女孩杨秀花每天追随网络信号爬一小时山路,在山壁边上学校网课

6

教育最持久的魅力是……

“感谢老师,谢谢你一直没有放弃我。……”

每当收到高三学生发来的长长的小作文一样的微信,佳来老师总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学生已经是小大人了,有心事有情绪但愿意跟她倾诉分享;忧的是孩子们压力实在太大了,来自学校的竞争,来自家长的殷切询问。

疫情尚未过去,随着高考临近,高三、高四学子的焦虑也达到了燃点。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一千万,但双一流学校(基本是原985、211院校)录取率很低。

最高北京双一流录取率约18%,最低安徽双一流录取率仅5%。号称高考竞争最激烈的山东省不到6%,考生最多的河南省5.5%。

竞争的丛林法则已深入教育领域,教育资源、家长和学生多方竞逐。一二线教育资源好,但分数竞争非常残酷,高处不胜寒,双一流学校资格线高。五六线及基层的乡村孩子,眼看高考越来越是一场胜算不高的命运博弈。

具有普惠性特征的优质在线直播课程,正推动教育新供给变革,像作业帮这样的在线教育平台,将有助于扭转教育资源不均等分布的现状。

尽管高考依然激烈,能上双一流学校学生总数给定,但孩子无论上了什么学校,一旦学习内生动力形成,基础知识扎实,就会变成一生的财富,成为国家最好的人力资本。

能适应未来变化,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不就是教育最持久的魅力吗?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