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计划今年还要外出打工的,没想到春节后没多久高新区就陆续将本地企业的招工需求发到了我的手机上,这几年在外地打工回家较少,现在回家一看,不管是老企业还是新项目变化很大,很吃惊,我看各方面待遇还不错,离家又近,就决定今年尝试下在家门口上班的感觉。”
王云庆是高新区王东村人,山东大庚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在本地,离家也不远,不到10分钟,就能从家里赶到车间。王云庆现在的身份是大庚的车间工人,现在月工资能四五千元。既能照顾一家老小,又能发挥技术特长。王云庆说,对目前的工作,他很满意。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解决用工问题是关键。为此,高新区深入开展“就业鹊桥”行动,做好“六到服务员”,包保帮扶、精准服务,帮助解决问题。
“上门收集企业需求清单,为企业复工‘查漏补缺’,再通过‘精准招聘’搭建起企业与返乡工人之间的平台,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让更多的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德奇表示。
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高新区提前谋划,破解企业用工,群众就业难题。一方面,由经济建设局逐一对接企业,了解用工需求,进行汇总梳理;另一方面,由社会事务局对返乡农民工进行走访调查、精准造册。通过各村的劳动协理员,用微信群、短信、电话等多种方式,将“离家更近、选择更多”的岗位信息一个不落地送到他们身边。
线上发布,线下了解,很快,一批适龄的技术工人进入了企业的用工视线。3月17日下午,高新区组织第一批工人到企业参观,企业负责人对企业情况、用工需求、工作性质以及岗位薪资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仅仅一下午的时间,10余名工人与企业达成了工作意向。
“受疫情影响,用工是我们重中之重,感谢高新区为我们带来‘援军’,他们全部是来自我们本地,相信随着他们的加入,我们的生产定会如虎添翼。”博新新材料的负责人说道。
“一些外地工人回来不方便,有的回来后还需要隔离,很大程度影响项目建设进程,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本地也有不少回家的工人没活干。”张德奇表示,“缺人手”是项目复工的一大难题,为此,高新区成立企业复工复产服务组,让企业方把用工需求列出清单,从本地工人中“挖潜”,引导本地人员就近就业,解决项目建设、企业复工招工难问题,促进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作者赵皆忠 马琳)
(赵皆忠 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