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死神”最近的人!总台记者独家跟拍危重症患者救治突击队

来源:央视新闻
2020-03-13 22: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进驻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以来,从全院抽集临床经验丰富的党员、专家,成立危重症患者救治突击队,参与全院危重患者抢救指导和应急情况处置。插管、抢救、穿刺、上ECMO等急难险重任务往往是他们冲在最前。

近日,总台央视记者跟随这支突击队走进红区,与“死神”近距离交锋。

紧急抢救 靠近病人也靠近病毒

凌晨,一名病人的病情突然加重。正在值班的危重症患者救治突击队队员迅速来到现场。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危重症患者救治突击队队员 陆智杰:这个病人的心跳145,氧饱和度76,我都有点紧张。

病人需要紧急插管,我们把防护服穿好,戴上正压通气面罩后就进了感染病房,同时通知他们把急救药物、麻醉药物、耗材准备好。

记者 刘笑宇:今天的抢救需要俯身在患者面前,直面其开放的气道,所以我们是在防护服的基础上又戴上了正压通气头套,可以在近距离接触病人的时候进行有效防护。

面对高浓度病毒 生死即在瞬间

陆智杰发现这名患者血压和氧饱和度没有了数值,随时准备为患者插管。然而,危重病人的插管时机必须要把握好,时机稍慢,病人缺氧很容易发生心跳骤停。

为病人吸了一次痰后,陆智杰决定开始插管。

陆智杰:我把面罩一放,喉镜就挑开了,我想赶紧把管子送进去。可是看屏幕一片白乎乎的,啥也看不见,病人喉头深处很多浓痰粘在一起。

尽管已经吸了一次痰,打开气道的那一刻,病人又涌出大量浓痰。就在这一瞬间,由于缺氧,病人心率开始快速下降。

陆智杰:性命就在这一刹那,我觉得必须把这个管子插进去,解决他的缺氧问题,才有可能把生命挽救过来。

不到10厘米的距离 心里想的只有抢救

陆智杰决定再次对病人进行吸痰、插管,打开口腔,面对迎面而来的高浓度病毒,陆智杰和病人面对面距离不到10厘米。

陆智杰:我们作为医生,绝对不会考虑自己有多危险。万一病人管子插不进去怎么办?后面怎么抢救?上了战场、到了病房,如何尽快把管子插进去,挽救生命就是你要做的事情。

陆智杰:氧气有了后心里就有了一点数,马上走到病人床边给他除颤。转头再一看病人的监护仪有了P波,有了窦性心律。再一看窦性心律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病人心跳回来了……

目前危重症患者救治突击队

已完成医院30多次紧急救治任务

医院已有25位危重症患者

从ICU转入普通病房

38位危重症患者被成功治愈

  他们直面危险

为患者“插”上生的希望

他们与“死神”交锋,让生命延续

致敬战“疫”中每个奋不顾身的你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