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3月10日电(记者 吴勇 史宝银 苏峰 李定淀)武汉第一个纯中医方舱今天休舱,宣告中医治疗新冠圆满成功。
2月14日开舱,3月10日休舱,在26天运营中,这家位于武汉南郊的方舱医院收治病人564人,治愈392人,其他人按要求转出。
院长刘清泉说:“这是中医第一次以阵地战的形式加入到国家级疫情防治中。我们交出了满意的答卷——零加重、零复阳、零感染。”
为了发挥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独特优势,全国动员了600多所中医院,4000余名中医参与湖北抗击新冠疫情。
江夏方舱由张伯礼院士挂帅,担任名誉院长,209位医护人员来自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等5个省市的中医院。
治病求本。有2000多年历史的中医在过去帮助中国人民战胜了200多次瘟疫,拥有丰富的治疗瘟疫的经验和工具。
强调整体观的中医,通常从时间、空间和病人三个维度来诊断病情。
中医专家发现,这种病毒发生在冬季,而且武汉水面多,有千湖之城的称号,加上病人也多体现出来湿寒体质。专家认为这种病毒本质属于寒湿相关。外在的潮湿环境、反常的气候、强传染性的病毒和病人自身的特殊体质共同起作用,引发了疾病。
确定了疾病的性质,就明晰了治疗方法。从建立之初,医院就集中资源解决这4个问题。
首先解决外部的寒冷和潮湿的问题。医院用电热毯、厚实的被褥等方法,为患者提供温暖的保障。
张伯礼院士在开舱之初,专门进入到医院里面检查。“没待多久,我全身都湿透了。但是心里很高兴,说明医院内部温度是达标的。这对病人恢复有利。”
其次是解决病人身体内部的寒和湿的问题。
中医专家经过大量的临床诊断发现,武汉的病人大多以发热、咳嗽、胃肠道症状、焦虑等为主,制定了相应的方舱1号方到4号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个别特殊的给予一人一方治疗。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闫东升解释,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系统相互影响,这次新冠肺炎病人大多伴有消化道症状。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关系密切。所以中医通过健脾、通大便等方式进行治疗,使有害物质排出体内,保护消化系统,让消化系统及时恢复,病人吃饭多了,疾病就恢复的快。
“治病就像是打仗,所以直接强攻可以,侧面迂回也可以。终极目标是帮助病人康复,而不仅仅只是直接杀死病毒。”
他回忆,有一个50多岁的阿姨非常抗拒中医治疗,一直闹着要转院。结果吃了3天中药,身体就开始改善,7天后痊愈出院,从中医黑变成了中医粉。
在患者身体逐渐好转之后,医院内的医护人员还带着他们打太极拳和八段锦。通过这种温和的运动方式,促进身体康复。
最后是解决传染性的问题。这也是隔绝病毒传播、保护医护人员的关键。医院采取了系列措施,包括防护服、舱内消毒等,有一套严格的防护流程,确保医护人员身体健康。
从开仓到休舱,江夏方舱医院没有一个医护人员感染。
“中医和中国文化一样,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系统。我们在过去17年间不断进步,不断引入现代科学发展的成果。所以在这里抗击新冠肺炎中才能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国家需要,我将随时带队去海外援助。”刘清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