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户视角解读达内“按效果付费“模式的底层逻辑

2020-03-10 10: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想要获得用户青睐,先要抓住用户的心,而想要抓住用户的心,就要站在用户的立场思考问题。即使你做不到“顾客第一”、“服务至上”的境界,也必须以用户视角作为你的第一考量点。学生参加教育培训时都是希望知道学校的教学效果的,就像我们报考大学时,大家都知道北大清华是中国最好的学校,因为学位教育有大学排名,而社会培训目前还没有,”按效果付费“实际上是给学生选择社会培训一把标尺,学生可以从教育效果上看到教育机构的努力和价值。

3月5日,达内教育集团举办2020达内集团“春来计划“线上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传启动”春来计划“,重磅推出“按效果付费”模式,告别疫情下众多教育机构“低价”、“免费”的血拼,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悉,这是国内职业教育领域首例“按效果付费”模式,引领了国内职业教育新风向。

达内教育推出这种“按效果付费“的模式,说明了达内教育对自身课程的自信,也体现了达内教育做好精品课程的决心以及在疫情肆虐、就业寒冬下,达内教育思考如何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利益,体现培训价值的强大企业责任心。这种模式的出现不论是对于参加职业教育的学生,还是对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今天小编想以用户视角来解读达内”按效果付费“模式。

先搞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用户视角?简单说,用户视角就是以用户为核心的,让用户去主导决策。当下教育培训行业盛行的“按课时收费”的规则,即按照老师授课时间的多少,来收取学费,这是典型的商家视角,机构主导交易,主要关注点是课程,但这对于教育消费者在一开始非常难判断课程质量,因为教育产品的特殊性,无法一眼判之、需要培训后、体验后才能感知教育的好坏。而达内“按效果付费”的模式出现后,能大大降低消费者的决策成本,给学生选择教育产品的一个重要的标尺和参照。

其实,“按效果付费”模式并不是达内首次推出,早在2006年,达内就曾经面向优秀的贫困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推出“先就业、后付款”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说是“按效果付费”的1.0版本,这种模式的推出大大降低了贫困学生学习高端IT培训课程的经济门槛和决策成本,所以一经推出就风靡市场,成为职业教育行业众多公司学习的标杆,本次推出的“按效果付费”相当于2.0版本,与学生签订“按效果付费”协议,就业后按4个月工资范畴支付学费。

用户视角第二层含义就是经营好跟用户的关系,这样才能带来更多的互动和连接,以及更丰富的机会。请教你个问题,假如你正在路边溜达,突然有点肚子疼,旁边有个中餐馆,还有一家肯德基,你会去哪家上厕所?肯德基,对吗?

这两个地方差别在哪呢?中餐馆就是典型的商家视角,它环境很干净,服务很周到,服务员也挺善良的,对消费者很友好。但它的服务逻辑是建立在以“消费”为前提的,你消费了,才是消费者,才能享受他们的服务。但是肯德基就不一样了,即使你不消费,你使用它的设施,也是它的用户,这就是用户视角。

达内“春来计划”中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疫情就业压力下,推出系列职业规划公益讲座,免费观看,帮助大学生做好心理疏导、正确面对就业、理性进行择业,提升学生的软实力。二、在达内在线上,通过身份认证,免费使用达内集团1000余学时精品在线教学资源,提升就业的硬实力。这两个内容都是面向没有参加过达内培训的社会大学生,在达内看来,这些也是达内客户,或者未来会成为达内客户,这就是达内的用户视角。

360公司董事长、CEO周鸿祎曾说,要把创新从光环的神坛上拽下来,企业的创新只是在解决企业日常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如果从用户视角这个维度看,在达内的发展历史上有很多种重要的创新都是基于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2006年,达内在开始杭州和南京开设中心的时候,遇到在当地很难找到优秀的IT培训讲师的问题,达内就开始触网,推出了远程培训的模式,也就是现场非常火爆的“直播授课,双师模式”,当时达内推出这个模式考虑的非常简单,就是把最好的老师推给每一个全国达内学员,保证全国教学的质量。

2016年,达内当月的全国入学学生数超过1万人,面对数量旁大,但又参差不齐的学生质量,达内推出“因材施教、分级培优”差异化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为了解决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如何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问题,让每一位达内学员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让弱者提升,让强者更强。

从商品交易的规律来看,“按效果收费”是大势所趋,在一个市场竞争充分的领域,按效果付费必定是未来的主流商业模式。目前国内的教育培训机构,师资水平差距大,课程内容和收费模式趋同,缺乏创新,“按效果付费”的模式的出现有助于整个行业的创新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