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春管|春来绿阴渐 湘西采“金”忙

春耕春管|春来绿阴渐 湘西采“金”忙

来源:新华网 2020-03-09 13: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华网长沙3月7日电(记者 刘扬)春来茶知信,在湖南湘西州吉首市的丘陵起伏间,一垄垄茶树正吐露新芽。“早采三天是宝,晚采三天是草。”戴上斗笠、跨上茶篓,茶农们知道农时耽误不得,伴随着双手在叶片间的上下翻飞,一根根嫩芽收入篓中。再经过摊青、杀青、揉捻、烘干、打包等工序,就成了独具特色的“湘西黄金茶”,承载起茶农们的收成和生计。

春来茶知信,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又到了春茶采制的时节。

作为当地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吉首市已建成茶园面积11.23万亩,其中可采茶园面积7.5万亩,年产茶叶1380吨,2019年产值6.9亿元,直接带动2.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春回大地,又到了春茶采制和茶苗栽种的关键时节。种植补贴、农资机械、科技特派员等,为茶农送来了“及时雨”,推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有序开展茶叶春耕复产。

湖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为吉首市丰裕隆茶业专业合作社现场指导。

经营着2400亩茶园的丰裕隆茶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晓梅,这段时间在为“有机标准茶园怎样增值又增量”犯愁。湖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来到田间地头为她“把脉开方”——建议通过夏秋茶留养技术和立体采摘技术,提早开采期和延长来年春茶采摘时间提高茶园产量。“对我们茶园的培管标准来讲是对症下药!”张晓梅粗略估算了一下,“每亩可增产两斤干茶,按市值可增收900多块钱”。

一条全自动黄金茶生产线在新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运行。

走进吉首市新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条全自动黄金茶生产线正在运行,在计算机上设置参数,上料、摊青、揉捻、烘干、打包等各道工序有条不紊。该公司生产厂长彭波介绍,“现在是春茶采制的关键时期,经过制茶专家指导和反复调试,生产线3月3日正式运行,预计每年茶叶加工能力达200吨”。 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该公司拥有1200亩有机茶示范园、5000余亩关联茶园,科技设备的引入既提升了企业的生产能力也将带动更多茶农增收。

吉首市丹青镇高寨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600亩新建茶园,茶农正忙着茶苗移栽和剪枝。

“上半年我搞了600亩(茶园)”,吉首市丹青镇高寨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秋万说,“政策好,茶苗、化肥、农药不用愁,每亩还有800-1800元的补贴,下半年还准备再搞200亩,把产业做大。”张秋万身后,挖掘机在轰鸣着平整地块,茶农在忙着茶苗移栽、剪枝。

“去冬今春以来,市里共安排黄金茶种植扶持资金约6000万元。”吉首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昌富介绍,今年吉首市计划春季发展茶园新种面积5000亩,目前已完成3500余亩。

 

(刘扬)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