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还缺机器,现在日产135吨!这家消杀品企业急得连“作战图”都用上了

2020-03-09 10: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前,消毒水和口罩、防护服一样,成为医院、社区、道口等抗“疫”一线战士的“盔甲”;复工复产复市的工厂车间、高楼大厦内,它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

自春节以来,位于嘉定区徐潘路2288号的开米(上海)绿色智慧工厂,消杀产品的每日产能从零提升到135吨。从生产设备尚不到位到日产135吨,这是一个月内,政企联手与时间赛跑“抢出来”的产能。

接到通知火速开动机器

开米董事长于文清楚地记得,“接到上海市经信委征用函,是在正月初四,我和公司的骨干还在西安老家过年。”得知信息后,曾经经历SARS应急制造防疫物资的于文,立刻感到事件紧迫,带着厂长胡宏新一行当天返回上海。“为了防止在飞机上交叉感染,还特地分成四个航班返回”。

不过,对于开米上海工厂而言,虽然去年底已获得“消”字号生产资格,但设备还没到位。企业本打算在今年上半年开始逐渐释放产能。疫情紧急,所有的一切必须提前。

复工当天,开米就马不停蹄对原来生产普通洗涤用品的生产管道进行清理,对生产设备进行改装调试并实施消毒。还有一路人马星夜奔驰,将在安徽马鞍山工厂的消杀产品部分原材料转运至上海。1月31日,一切就绪,机器转了起来。

然而,正值春节期间,产业链上下游都在放假,消杀产品的原料非常缺,就连包装的塑料瓶、标贴,甚至小小的瓶盖,放眼望去,都一片迷茫。机器随时都可能停下来。

怎么办?记者在一间特殊的会议室找到了答案。

“临时作战室”内的原材料全国采购“作战图”。

“这就是市经信委与我们共同绘制的一张作战图。”在被于文称为“临时作战室”的会议室,记者看到整整一面墙,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原材料信息,大到氯间二甲基苯酚(PCMX)、纸箱、塑料瓶,小到洗手液按压泵、瓶盖,甚至是产品的标题。每项原材料下部,用箭头标注着全国主要供货厂商的名录,具体到相关联系人的手机号码。“只有将这些厂家拿下,才能实现真正的量产。”于文说。

以非常规手段与时间赛跑

最初,面对原材料采购,公司的采购经理在电话里急得都哭了。实在太难了!“单靠企业去联系对方供货,基本没有回音。一方面当时这些企业都未复工;另一方面,这些企业的原材料运输也是一大问题。”于文告诉记者。

面对这张令人眼花缭乱的“作战图”,对口支援工厂的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处长韩大东、副处长吴春平和企业一起,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攻破。

以PCMX为例,这是消毒水最核心的材料,相当于炒菜做饭的盐。没有味精可以,但缺了盐不行。全国生产企业总共三家,分别位于安徽、江苏和湖南,而且每家厂的年产能就3500吨。当时,三家企业答复:要复工并供货,需要上海市经信委向当地所在的经信部门开具公函。被于文称为作战“总指挥”的韩大东,现场撰写一张张公函。

为节省时间,韩大东直接电话请示上级,线上审定后直接加盖公章微信回传。“每张公函从撰写、盖章到发给对方企业和当地经信部门,基本在1小时内完成。”韩大东说,“战时”必须以非常规的手段与时间赛跑,以非常规的状态和疫情作战。对驻点应急物资工厂,原则就是“一企一策”,企业缺什么解决什么,而且要第一时间破解。

“作战室”内,政府部门驻厂人员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

原材料如何运到上海,也是大问题。广东、江苏、湖南、安徽等地的供应商都犯了难。每每这时,于文就“不客气”地把困难丢到“开米应急征用工作群”,群里的吴春平每次都是秒回。“每天驻扎我们工厂的吴春平,我都把她当秘书用了。”于文笑言。

不仅仅是物流通行证,其实在复工伊始,面对工厂技术骨干不能返厂的问题,市经信委专门开具了“协助放行证明”,远在内蒙古等地的骨干人员得以快速返沪,除湖北员工外已经全部上岗,保证了全部产线的正常运转。

企业缺什么政府给什么

消杀产品涉及的上下游领域众多,特殊时期,很多原材料采购即使现款还要排队等货,企业面临巨大的现金流压力。开米也不例外,尤其是消杀产品零起步的上海工厂。

紧急时刻,“国家队”出手了。

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在开米紧急复工初期,短短两天内给予专项应急贷款1亿元授信,用于开米消杀产品的原料和包材采购及扩产设备安装。2月2日,就实现了首笔1700万元的发放。“国开行以市经信委开具的证明函给企业授信1亿元,而且利息之低让企业都不敢相信。”于文说。就在两天前,国开行上海分行行长吴亮东专门来到企业加油鼓劲,希望开米上规模、上水平,并表示后续还将全力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供资金保障。

“企业缺什么政府就给什么”,这是开米一个月来最深切的感受。

开米的消毒水和洗手液每天的合成能力可以达到400多吨,但灌装线是短板。为此,企业提出加装自动化灌装线的需求。市经信委通过“应急技改”措施,协助企业火速上马4条灌装线。记者在开米的灌装车间内看到,除了原有的两条灌装线外,从常州某装备企业驰援的四条灌装线已调试完毕投入生产。“这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灌装设备,每分钟的灌装能力达到100件。”厂长胡宏新告诉记者。此前,公司已合成几百吨消毒产品,正日夜不停的进行最后灌装。

  全新的自动化灌装线,灌装时速100瓶/分钟。

不过,于文也向记者坦言,当前在原材料供应上还不充足。尤其是产品最后打包出厂的纸箱,成了她最头疼的事。好在,在相关部门协调下,一家嘉兴的纸箱厂已答应优先供货。

抗疫物资保障好比闯关,每一关都需要通力合作。在这场消杀产品的“供应战”中,于文这位来自陕西的企业家,屡屡向记者点赞上海政府部门专业快捷的服务。正如她在朋友圈所言,上海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在沪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强大引力,企业只需要操心产品就行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