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宁市中医药抗“疫”成效明显

咸宁市被誉为“香城泉都”,号称湖北省的“南大门”、武汉的“后花园”,武汉-咸宁乘坐高铁仅需24分钟。

湖北咸宁市中医药抗“疫”成效明显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3-03 14: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3月3日电(记者 张洋菲)咸宁市被誉为“香城泉都”,号称湖北省的“南大门”、武汉的“后花园”,武汉-咸宁乘坐高铁仅需24分钟。2020年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在封城后的12小时,共有33.4万余人来咸,其中武汉来咸人员达15.4万人,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如何防控救治,成为咸宁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的首要任务。截至2020年3月2日24时,咸宁市连续10天无新增病例,治愈出院率达89.59%,仅次于神农架林区,全省排名第二,而死亡率1.44%,居全省倒数第三。

疫情期间,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强化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诊疗全过程,及时推广有效方药和中成药”。咸宁市委书记孟祥伟十分重视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提出“要根据医疗专家的意见,发挥中医药优势,将中医药贯穿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始终”,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办。市长王远鹤要求,“切实安排好中医药治疗资金,积极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患者治愈率”。市政府就中医药防治工作专项拨款800万。

咸宁市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和专家组第一时间把目光转向中医中药,全力支持中医药介入新冠肺炎治疗,与病毒展开了赛跑。1月26日,在市中心医院率先启用该院中医科副主任傅勃研制的肺炎1号方(主要功效为补气润肺,清肺化痰)发放给所有一线医务人员服用,以增加免疫力。

1月27日,一则有关“中药方剂成功治愈疫情重灾区老年患者”的微信推送,引起了咸宁市委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经了解,方剂的研发人是定居瑞典、回乡探亲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中西医双博士后、国际中医药学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维武先生。1月28日,王维武博士主动请缨,加入市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和专家组团队。

王维武博士认为,“中华民族几千年,遇到瘟疫无数,当时是没有西药的,用的就是中药,而我们的民族并没有绝种,反而更加人口兴旺,这充分说明,面对瘟疫,中药是可防可治的。而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起病迅速、传播速度快,符合中医‘风性善行数变’的特点,为风温伏邪致病,非大家所认为的湿温。发病因素单一,病程路线清晰,完全可以用传统中药防治。”对此,医疗和专家组负责同志表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运用的防病治病手段,有它的理论性和经验性。中医药虽然不是完全起源于对瘟疫的治疗,但是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数次瘟疫客观上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市中心医院推行中医药在这次新冠肺炎尽早介入,全程参与。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症状,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扼制从轻症到重症的发展。”

王维武博士研制的“肺毒清”方,构成简单、质朴实用。经过专家组有关同志的研究和比对,并结合疫情特点从药理角度进行分析,发现该方搭配精妙,中正平和,药味精简,实乃良方。

1月31日,经专家组讨论研究,咸宁在全省率先提出了中医统方施药与西药同用的治疗方案,下发各县市参照试行。临床实践发现,“肺毒清”无论在“治未病”还是“治已病”方面疗效明显。截至3月1日,嘉鱼、通山、咸安三区治愈率分别达89.66%、90.48%、89.39%,远远高于湖北省的平均水平,通山县的死亡率为零,咸安、嘉鱼的死亡率分别为0.96%、0.86%,远远低于湖北省的平均水平。

据了解,在没有西药的介入下,尤其是在病例临床实践中,通过10天的观察,使用“肺毒清”治疗的60多名核酸阳性患者,56人全部转阴,治愈效果明显。

截至目前,使用“肺毒清”预防的单位无一人感染。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自从全程应用此方后,已无一例重症及危重症。

(编辑:富文佳 许聃)

(张洋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