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北京2月24日电(记者 辛闻)2月24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寓意“鸿运当头”。但在疫情防控一线,平常最简单的理发却成了件“难事儿”。
了解到大家的需求,北京大兴区安定镇团委、妇联的志愿者们共同开办了简易理发店,进行义务理发上门服务。一张椅子、一把剪刀、一个围布,小小理发店就开张了。除了剪刀、梳子、推子等理发工具,志愿者们还认真准备了消毒液、酒精、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防疫、消毒用品,确保一人一消毒,最大限度的避免交叉感染风险。
郭秀娟、鲍海静是流动理发店的理发师,二人是北京市大兴区团委和妇联的志愿者,平时的志愿活动中总能看到她们的身影,身为党员的她们更是把公益精神融入到了生活的点滴里。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捐助物资、参与岗亭执勤,她们以自己的方式为战“疫”贡献力量。此次义务理发活动,她们格外用心,消毒、戴口罩、间隔一米以上距离、错开理发时间,志愿者们把防护细节落实得十分到位。
“昨天在家里就提前把今天所用的工具准备好了,并用75%酒精消毒,”郭秀娟说。麻利的消毒、收拾好工具,两位理发师还要赶到下一个村,为提前预约好的岗亭工作人员提供理发服务。
郭秀娟为岗亭工作人员义务理发(大兴区提供)
理完发后,大家又精神抖擞地继续投身工作了,岗亭的工作人员们都对志愿者的剪发技术称赞有加,“这一个月来,我们一直坚守在岗亭,顾不上理发,之前头发都过耳朵了,特别不精神,非常感谢这些暖心志愿者到岗亭为我们理发,现在真是神清气爽,”一位工作人员说道。
鲍海静为岗亭工作人员义务理发(大兴区提供)
大兴区安定镇车站村的刘江是今天流动理发店的客人之一,理过发的他照着镜子不住的称赞。志愿者郭秀娟说:“疫情当前,我可以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解决一线工作者的理发困扰,也算我为抗疫做了点事情,用这种方式向这些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目前北京大兴共有11个村,100余人预约了理发服务。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志愿者也自发投身到义务理发活动中来,包括前安定村村民张晓丽,后安定村不愿透露姓名的退休教师,以及理发店的专业理发师。
前安定村村民张晓丽为村民义务理发
后安定村村民为岗亭工作人员义务理发 (大兴区提供)
李磊是安定镇一家美发店的经营者,“在这个特殊时期,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我们也想做点什么,”他说。
看到为疫情防控工作忙碌的工作人员,他决定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参加战“疫”。一个人忙不过来,朋友刘萍主动来帮忙。两个人除了参加工会开展的活动,他们还主动到驴房村、周园子村、兴安营村岗亭义务为村民理发,并联系了商业街、市场监管所等部门上门为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义务提供理发服务。
李磊为岗亭工作人员义务理发 (大兴区提供)
刘萍在为理发工具消毒(大兴区提供)
(辛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