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武汉,为新冠肺炎之外急待救治的其他病患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2-24 10:30
2020-02-24 10: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医生、床位、方案、买药……

等待、焦灼、害怕、煎熬……

生命与疫情、病情同时赛跑。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突如其来,疫情肆虐, 2020年1月23日10时起,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封城!

新冠肺炎给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汹涌的武汉,还有很多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以及癌症等患者,备受多重煎熬: 众多医院被设为定点医院,专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医院、床位、医生等医疗资源被迅速挤占; 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交通不便、药品短缺、买药不便、看病困难,诸多现实的问题,让慢性病或重症患者们面临着比新冠肺炎病人更难的生死困境。

“举国之力都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我们的生命,也耽误不得、急待救治”,每次骑2个小时的共享单车带需要透析的老父亲前往医院的方先生对记者说。被专门用于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武昌医院的护士章芹, 她的父亲是一位多年的尿毒症患者, 抗疫以来,章芹一直坚守在一线,她的老父亲却因为不能及时透析治疗于1月29日去世家中。章芹在微博中字字泣血,“父亲,我在救别人,对于你我毫无办法,一路走好,我好爱你,爸爸。” 这些慢性疾病或重症的患者一旦断药或延误治疗,将对病情造成严重影响,也开始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

2月17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下发通知,湖北省和武汉市要毫不放松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重点保障肾功能衰竭、肿瘤以及其他需要维持定期治疗患者的医疗需求,保障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医疗服务。要在科学防控的基础上,维护合理医疗服务秩序,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2月16日深夜,武汉市卫健委发出通知,武汉市第一医院等6家医院,可以“满足慢性重症患者、孕产妇、儿童、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需求”。

这些慢病和肿瘤患者有了新的希望,一位社区志愿者称,她所在的社区已经对新冠肺炎患者完成“清零”,现在正在对透析患者、白血病等重症患者进行摸排,确保不要发生遗漏。一些医院采取提前预约的形式,比如一些肾透析、放化疗的患者可以跟自己的主治医生预约时间回医院进行治疗。很多平台和医院也开通了在线诊疗和送药的服务。

记者了解到,近日珐博进(中国)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阿斯利康中国,通过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向武汉市捐赠了用于慢性肾脏病(CKD)贫血治疗的口服药物。据悉,接受注射药物治疗的肾病透析患者,需要频繁的往返医院,容易交叉感染。口服药物,不失为一种非常时期的优选,既节约出有限医护资源委以他用,又极大降低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交叉感染风险。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北京物流中心作为珐博进所委托的物流服务商,采用全封闭箱式货车,从北京到武汉,星夜兼程,疾驰24小时,把药品及时送到受赠医院。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在以多种形式陆续驰援武汉需要关注的慢病和肿瘤患者。

0

  (2月20日11:30 捐赠药品装车)

0

(2月21日14:30 武汉7家医院全部完成药品接收,当天已有患者领取了捐赠药品)

“你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唯一的方法就是尽量发光,微光会照亮微光,这样才能把阴霾照亮。”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付出,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医护人员无私忘我的奉献之中,在全社会勠力同心的行动下,我们抗疫一定能赢!让我们一起守望春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