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期宅家“无收入”?腾讯手机管家提醒缓解焦虑勿入骗局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2-21 14:47
2020-02-21 14: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宅家期间接到陌生人电话你会怎么办,是不是比平时更倾向于和对方聊两句?小店老板王女士便接到了陌生男子来电,此时她正为滞销的货物和房租来源发愁。男子从生意不好做聊起,很快取得了王女士的信任,并引导王女士下载了一个可得到“特别优惠”的贷款APP。然而,就在王女士投入两万余元手续费后,钱没贷出来,男子也“人间蒸发了”。

0

  (图片来源于网络)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给众多行业按下暂停键,企业延迟复工,员工领着保底工资等待开工,一些自己开店或者从事临时工作的用户则进入“无收入”状态。上文中的王女士便是因为无收入的焦虑,轻信不法分子“低息贷款”的噱头,不仅没有缓解资金紧张,反而将自己推入更艰难的境地。

和王小姐不同,霍先生宅家期间研究起了投资理财,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后很快收到一个自称彩票“内部人员”的信息,称在某网站上购买“五分彩”,可以给到霍先生所投金额20%至30%的收益。霍先生很心动,便对该男子公司和项目进行了了解,在查看对方公司资质等信息后,随即将自己几年的积蓄十万余元投资了进去。然而,在网站显示获得收益后,霍先生发现自己的收益根本无法提现,“内部人员”失联,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在王小姐和霍先生遇到的骗局中,不法分子均是利用疫情期间,用户宅家无收入或者低收入的焦虑心理,通过诈骗电话、欺诈网址、虚假APP等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实施诈骗。对普通用户来说,确实很容易因一时冲动误入不法分子的圈套。对此,腾讯手机管家提醒大家,疫情期间需合理缓解焦虑,勿入不法分子“天上掉馅饼”的骗局。

对于“趁虚而入”的电信网络诈骗,大家需提高警惕,做到不点击对话框中的链接、不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不下载不明来路的APP等,避免落入不法分子圈套;此外,在网上对话时,做到不转账、不汇款,避免造成个人财产损失。对于难以辨别的诈骗电话、欺诈网址等,则可以使用腾讯手机管家及时提醒拦截,减少上当受骗几率。

作为用户移动端的第一道安全防线,腾讯手机管家不断升维自身安全能力。依托腾讯安全云库和超过10亿用户手动标记,拥有全球最大骚扰拦截数据库和强大的反诈骗能力,可对诈骗电话进行精准识别、拦截;并向微信、QQ、QQ浏览器输出SDK能力,帮助拦截识别各种恶意网址,当用户不慎点击不安全网址时,及时进行“安全提醒”、切断访问。对于以假乱真的虚假、山寨APP,腾讯手机管家依托腾讯自研AI反病毒引擎TRP-AI和自研杀毒引擎TAV可进行精准识别、查杀,帮助用户及时识破骗局,保护用户信息财产安全。

疫情宅家期间,大家可通过和家人朋友视频通话、追剧、玩游戏、读书等方式合理缓解焦虑,避免“病急乱投医”;还可在应用商城搜索“腾讯手机管家”一键下载安装,在远离生命健康安全风险同时,守护手机信息财产安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