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2月13日长沙讯(记者 冯志伟)近日,宁乡市借助信息化手段,成立多部门协同作战的数据组,提高疫情防控能力,让大数据跑在疫情前面,构筑起防疫“隔离墙”。
“大数据+网格化” 为抗疫提供数据支撑
宁乡市委市政府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机制,确保全面精准摸排,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严密防线,成立了数据组,市数据资源中心、市卫生健康局、市公安局的领导担任组长和副组长,技术骨干担任小组成员。
“数据组打通壁垒、协同作战,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加强分析预估、数据共享,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市数据资源中心主任姜佳宏表示。
为了让数据跑在疫情扩散前面,数据组快速有效地收集数据、研判疫情,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基础上,实现精准了解疫情空间分布情况及个体基本信息。
上线“指尖平台” 实现精准服务
为全面掌握辖区群众身体状况,更好地服务群众,宁乡市率先开发返(来)宁人员信息统计手机小程序,通过信息化手段尽早发现重点人群,并提供全方位服务。
“返(来)宁人员上传个人防疫相关信息,数据会直接同步到大数据平台。平台对这些数据进行监测分析、比对,如果发现健康异常,会自动提醒人员所在地的负责人,及时为他们提供服务及帮助。”宁乡市数据资源中心大数据分析工程师许可介绍。
“目前,该小程序已在全市广泛运用。从2月9日上线到2月12日中午12点,小程序为园区、乡镇(街道)提供了26954条精准信息,数据量更大、数据汇总更快、服务更精准。”宁乡市数据资源中心副主任杨小龙表示。
(市民戴着口罩和帽子测量体温)
手持测温热像仪 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2月7日,宁乡市数据资源中心在人员较为集中的市人民医院和市民之家落地应用了手持测温热像仪测量体温,协助医院和政务服务大厅实现无接触感应、高效率通行、高温智能预警。
目前市民之家只开放了一个出入口,一旦人员聚集更容易发生交叉感染,而传统测量体温手段需近距离接触,且有等待时间。在“黑科技”手持测温热像仪的帮助下,体温检测停顿一下即可,快捷准确,仅2月9日当天,政务大厅就接待了办事群众一千多人,大厅井然有序。
“热成像主要采集热红外波段的光,来探测物体发出的热辐射,不需要接触式检测,最远3米之外都能测量体温,守护安全距离。即便前来办事的市民戴着口罩和帽子,也能实现快速筛查。”该市数据资源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