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范新年第一课:什么样的企业是死路一条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2-12 09:34
2020-02-12 09: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春节开始第17天,武汉封城第19天,全国人民相应国家号召不出门严守疫情。大风范全国各地员工响应国家号召宅在家,并“动”起来2月10日展开了大风范新年第一课。

疫情来的很突然让很多企业措手不及,整体而言2019-nCoV(新冠状病毒)的疫情将在短中期内对国内乃至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客观上将会给消费端和供给端都带来一定的限制和影响,什么样的企业能度过寒冬?什么样的企业会是死路一条?

面对疫情,《大风范新年第一课》总结了一些具有普适价值的分享观点。

经济寒冬 断舍离“聚焦”

在经济乐观的时候,企业往往容易进行业务扩展,大多数情况下,扩张的业务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真正的收益和良性增长,而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在疫情爆发之前就处于艰难经营的边缘,找不到方向,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聚焦”,下定决心“断、舍、离”砍掉非核心业务的投入,聚焦到核心业务的战场,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

  化危为机 强健“品牌”

虽然疫情造成的短期损失不可避免,但依然有许多品牌拥有较大增长潜力。越是危机时刻,越是对企业运营能力的比拼和考验。砍掉那些可有可无的形象性投入,将运营的重点转向那些创造顾客的品牌投入,企业需要更好地掌握如何在顾客和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建立品牌和认知,应对无处不在的竞争把握住危机带来的机遇脱颖而出,为迎接春天到来强健品牌势能打好基础。

摆脱制造更廉价的产品 清晰“定位 ”

中国正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上。一个定位不清楚的企业,很容易被各种黑天鹅和风口所左右。大风范上海区家具顾问分享,感触颇深,上海吉盛伟邦国际家具村作为全球一站式采购中心,每年有不计其数的家具小展位、小牌子相继离开园区,原因是生存不下去。更廉价的产品以低价吸引客户群体,日复一日、结果无利生存。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冲击不可避免,消费延缓经济长期看好。企业有了清晰定位,就能比较容易判断外部的意外事件对企业战略和发展意味着什么。在清晰定位之下,企业才能在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环保、材料成本等以及对创新机遇勇于决策,敢打硬仗,而不是制造更廉价的产品。继续“制造更廉价的产品”只会是死路一条。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