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40多“候鸟”人才工作站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2-05 10:18
2020-02-05 10: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用得好,搭好桥梁“柔性引才”

“吃住行方面越来越省事儿,不再为生活琐事烦恼,现在也想找点事做。”来自陕西西安的退休建筑工程师谷成志打算递交报名表格,参加海口某建筑公司的“候鸟”人才工作站,“子女不在身边,多做事也能为社会建设发挥余热。”

2018年,海南省委研究制定了“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鼓励各级各类用人单位设立“候鸟”人才工作站等平台。2019年,海南省发布一系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其中就包括服务标准化的“候鸟”人才工作站。

“用好‘候鸟’人才,关键是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对接。”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人才二处处长黄钱谈到,过去,来海南休养的各类人才“散落民间”,单位或企业对人才情况不知晓;而他们作为外地人,又对海南人才需求不了解。“标准化‘候鸟’人才工作站,解决的正是此类问题。”

黄钱介绍,海南“候鸟”人才工作站主要发挥桥梁服务作用。首先,通过建立供需信息采集报送制度,登记人才信息、岗位需求,准确掌握有服务意愿的“候鸟”人才状态。其次,“候鸟人才服务网”线上服务平台可以给“候鸟”人才提供就业办事指引、在线咨询、网上对接等服务。未来,平台将逐步拓展业务板块,提供工伤保险、社群互动等“候鸟”人才在琼工作生活所需的服务。

截至2019年12月,海南全省范围内已建设40多个各类“候鸟”人才工作站。与此同时,“候鸟”人才工作站的服务对接功能开始显现。陵水黎族自治县“候鸟”人才工作站联系1200多人。全省已联系掌握的“候鸟”院士达171位,其中还包括19名海外院士。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