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多地方言 车站小程序也能和旅客唠家乡话
“今年全国957个车站实行电子客票,进出站全刷证。”铁科院首席研究员、12306技术部主任单杏花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没有纸质票,旅客如何快速看到座位、车次、日期及进站口等信息?
“这个小程序很方便,所有信息都在里边。”在高铁上海虹桥站,旅客盛清扬说,下载“上海虹桥站”微信小程序,绑定12306,同步电子客票,快速查询检票口、座位号以及车次信息,方便旅客便捷进站乘车。
除了显示原纸质车票所有信息,“上海虹桥站”微信小程序还有很多新功能。如“随身服务台”功能,支持线上文字或语音查询。旅客可快捷获取检票口、车站业务办理及公共设施的详细位置等信息。
“语音查询能够用宁波方言,这真令人惊奇。”宁波旅客吴亦可认为,智能识别多地方言,极具人文关怀,也大大提高了问询服务效率。
52岁的吴亦可是宁波人,普通话说得不好,每次用手机都无法用语音服务功能。“用宁波话讲,基本不能识别。”今年春运在虹桥站乘车回家,吴亦可发现车站新推的“上海虹桥站”小程序竟然提供了方言语音服务,马上试用了一个预约搬行李服务,很快就有“小红帽”回应了。
“这闽南话太地道了。”福建旅客陈佳奇用闽南方言试了“上海虹桥”小程序中的语音导航,直呼标准。
上海站副站长戎强华介绍说,“上海虹桥站”微信小程序是全国首个智慧车站小程序。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出行智能化、服务流程线上化、站内管理数字化的服务能力。
2020年春运,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960万人次,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高度重叠,大大考验车站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戎强华表示,在目前服务的基础上,“上海虹桥站”微信小程序将持续迭代,推出站内导航、车站商业、站内餐饮、行李寄存、失物寄递等服务,满足旅客多样化、智能化的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