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金”——UCloud优刻得的投资价值解析

2020-01-17 11: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月20日,中立云厂商UCloud优刻得登陆科创板的消息持续引发资本市场、科技业界、大众媒体等多方关注。作为名副其实的“云计算业界第一股”,无论是“同股不同权”的设置、还是直面巨头竞争实现快速成长的业务模式,UCloud优刻得都为国内资本市场带来了新鲜气息,同时也引发了外界对于其投资价值的疑问、讨论和分析。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和评判UCloud优刻得的真正价值?我们不妨站在更宽广和更长远的视角来进行解读。

中美科技服务行业:“一片火热”与“方兴未艾”

近年来,在美国市场上掀起了以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兴技术为基础,重点面向B端企业客户提供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科技创新浪潮,并从中诞生了一批科技服务明星企业,例如基于大数据技术提供企业级日志分析平台的Splunk、开源搜索服务提供商Elastic、企业级数据库厂商MongoDB、CDN服务和边缘安全厂商Cloudflare、聚焦IT基础设施和应用监控的企业Datadog和Dynatrace、企业端点安全创新企业Crowdstrike、音视频会议解决方案提供商Zoom等。

随着科技创新的价值不断显现,这些新创企业的业务规模快速扩大,同时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和支持,逐步成长为“科技独角兽”并成功IPO。仅在2019年,就有9家与云计算相关的B2B科技服务企业成功上市(见下图)。经过分析其财务数据和相关资料,可以发现几个共同特点:关注增长、而非盈利,大都长期亏损但是营收和业务规模持续增长;从市销率(市值/年度营收)的角度来看,9家企业普遍位于10~30之间,平均值接近20,可见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和肯定。由此可见,美国的科技服务业正呈现“一片火热”的繁荣景象。

  图 2019年美股成功IPO的科技服务重点企业

回到国内,随着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服务与科技正在实现深度融合,企业服务领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吸引了创投界的积极参与。投融资数据统计显示,近三年来,企业服务领域的获投项目数量高于其他赛道,并且持续上升;即使在创投遇冷的2019年,企业服务的获投数量和占比都创造新高。然而,从轮次和融资规模来看,这些企业大都位于早期、部分位于中期、还有一些获得了巨头的战略投资;仅有极少数企业走向公开市场,成功上市。综合来看,国内的科技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美国,与真正的繁荣尚有距离。

国内科技服务领域:“投资红海”还是“投资蓝海”

投资者往往是市场风向的前瞻者、引领者、洞察者。而投资者推动产业发展、获得投资收益的前提,也正在于挖掘和发现有价值且相对稀缺的投资目标。

UCloud优刻得以云计算特别是公有云作为核心业务,客户群覆盖互联网行业(如电商、社交、游戏等)、传统行业(如制造、物流、金融等)等企业级客户,以及政府政务等相关领域,是典型的科技服务及企业服务厂商,代表了我国企业服务领域的发展方向。对于其业务价值非常清晰:一方面,巨头纷纷涌入竞争云计算市场、且UCloud优刻得能实现业绩持续增长,就已经是直接证明;另一方面,从更大的视角来看,无论是美国科技服务业的上市热潮还是国内科技服务业的创投风潮,也都从侧面证明了科技+企业服务的内在价值。

同时,正如前文分析的,我国的企业服务领域的发展处于“爬坡上升”期,早中期投资居多、非公开募资为主、巨头战略投资入场的特点显著。多重因素作用下,使得目前真正能够走向公开市场、直接面向广大投资者的企业极少;一些在国内发展良好的优秀企业(如房多多)还选择了远赴美股上市。在科技服务、企业服务的投融资方面,我国资本市场的认识正在迅速增加,但是明显缺乏公开市场的投资目标、样本和经验。

科创板的诞生和发展,成为科技服务企业IPO的全新窗口。而UCloud优刻得上市,成为首批“吃螃蟹的人”,有望引领一波属于国内资本市场的“科技服务IPO浪潮”,开启国内IPO的新“蓝海”。然而,趋势的发展需要时间积累和多方因素推动,就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公开市场来看,类似UCloud优刻得的科技服务企业将非常稀缺。

核心技术与能力:成长基础和长远前景

企业的价值,可以透过市场表现、客户规模等各种因素来衡量,但是这些外在表现更多的是“果”,而不是“因”,要想真正探究企业的价值,需要穿透外在表象、回归核心层面。在科技创新时代,技术是企业的核心驱动力、差异化是市场立足和发展的核心保障、行业趋势则是决定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三者共同决定了企业的成长脉络和长期发展。

云计算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领域,云产品面向海量客户,保障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也需要依赖技术积累。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获得客户信赖、建立生存基础。从全球云计算行业来看,AWS、Azure等巨头都坚持核心技术、核心平台的自主开发。核心技术“拿来主义”就去做云计算,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

UCloud优刻得在国内云计算行业起步较早。招股说明书显示,UCloud优刻得在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大数据等核心技术领域自主研发,拥有包括内核热补丁、数据回滚、软件定义网络、负载均衡、分布式数据库、安全屋等多项技术;截至2019年6月30日,研发人员占比达51.53%,且获得了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从差异化的角度来看,UCloud优刻得主打“中立”。事实上,从业界来看,UCloud优刻得确实是比较纯粹的云厂商,只做云计算、没有其他业务作为支撑。依靠这一特点,UCloud优刻得树立起“不与客户竞争”的中立形象。从市场业绩来看,UCloud优刻得主打的“中立性”已经被市场检验,是展现自身专业性、获得客户信赖的一大抓手。

而从行业宏观角度来看,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云计算都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未来市场空间巨大。知名机构Gartner的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3年,我国公有云IaaS和PaaS市场总计将从约450亿元增长到1330亿元;其中,IaaS市场占据主要份额,将从约318亿元增长到9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都将高于30%;而同期,全球云计算市场也将达到近16%的复合增长率。

展望未来,随着科创板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我国科技服务领域的蓬勃发展,有望吸引一批优秀的科技服务企业踏上IPO之路,而UCloud优刻得则是先行者之一。对于投资者而言,UCloud优刻得兼具价值、稀缺性和成长空间;对于UCloud优刻得,IPO则是一个新的起点,在空间巨大而又巨头林立的云计算市场,如何依靠核心技术和差异化定位,实现更大的成长,则是长期任务,也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解读。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