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兰:通过生产内容与传播策略调整突破信息茧房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1-14 11:56
2020-01-14 11: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1月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新京报联合举办了“智能算法的传播逻辑和价值迭代”的研讨会,关注算法对媒体与传播的影响。会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认为,信息获取路径可能会造成“信息茧房”问题。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

  彭兰认为“信息茧房”某种意义上更多指的是信息偏食造成的视野局限。在当前信息环境中,我们主要是通过社交媒体、信息网络和公共性信息平台获取信息。这三种主要路径模式因个人性格特点、路径依赖惯性和获得满足感的差异而存在信息固化的可能性。同时,信息平台或社交平台的自身形态设置和信息引导模式也会导致用户信息获取路径的固化。

  另外,用户获取信息路径的偏移也会造成信息“偏食”的视野局限。随着时间推移、个人兴趣爱好和用户认知发生变化,用户信息需求具有流行性特点,而且社交关系网络的舒服,也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信息获取路径偏移。因此,信息路径固化和路径偏移都将影响我们获取信息的视野。

  除去路径层面的探讨,彭兰教授认为社交关系过滤机制和算法过滤机制对信息偏食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彭兰教授表示我们应当及时调整生产内容与传播策略,将信息茧房与媒介素养相关联,深入用户研究、改变信息供给不平衡,提供公共价值、具有专业水准、多方面的平衡内容价值。这样通过生产内容与传播策略调整,解决社交层面的茧房问题。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