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建立生活服务标准 携手警方多举措净化网络空间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1-10 13:45
2020-01-10 13: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互联网快速发展,一些网络黑手伸向用户,肆意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甚至形成了“灰色”产业链。近日,网络上兴起了一门“代人脸认证”生意,侵权者通过帮助他人完成人脸识别认证,从中牟取非法所得,严重地侵害了用户利益。

为了净化网络空间,肃清黑产的消极影响,国内领先生活信息服务平台58同城重拳出击,有效打击网络黑产,避免用户合法权益受到侵害,58同城在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也采取多种方式,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充分维护用户合法权益。

升级算法和风控策略,58同城持续对抗网络黑产

随着人脸识别在互联网服务、社交、游戏和支付等核身验证应用场景的普及,黑灰产也在尝试通过DEEP FAKE(深度伪造)技术,来突破人脸活体检测的安全策略。58信息安全团队一方面持续升级算法和风控策略,一方面持续跟踪业界动态,针对具体案例进行挖掘分析,逐步发现“AI换脸+3D建模工具+摄像头劫持”的深度伪造手法,与黑产进行持续对抗。

58同城所采用的人脸识别功能采用了OCR识别、活体检测、人脸比对等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可提供远程用户身份真实性核验的能力,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直播、金融保险等领域,安全性能得到有效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58同城拦截虚假人脸认证账户超过98万。

为持续改进用户体验,58同城还先后推出动作交互+防翻拍、数字语音+防翻拍、光线活体等活体检测技术。其中,光线活体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屏幕发射出不同颜色和强度的光线,投射到面部并由摄像头接收,从包含变化光线信号的视频中,分析并推导活体判断所需的人脸结构和纹理信息,在保证良好体验的情况下,极大提升了算法安全性。

携手警方维护站内安全,多维举措保障用户权益

在使用技术手段消除网络黑产带来的影响的同时,58同城也与警方建立联系,共同携手肃清网络环境。从2018年起,58同城站内就开设了首都网警执法账号,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在此建立网警巡逻执法机制,维护站内网络安全。58同城还与网安局设立了对各类欺诈行为的打击专项,在全国200多座城市及地区组织联合网民和当地互联网同行,推进并通过反欺诈联盟,对网络黑产进行快速反应、快速打击。

与此同时,58同城还运用算法分析、智能化审核、数据化运营、人工调研取证等手段,针对在招聘、房产、二手车、本地服务等领域可能出现的非法信息,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甄别、筛选和预警,及时解决信息质量问题,有效打击各种网络违规违法信息。

此外,为了给用户提供放心满意的服务,58同城还升级“求职者保障计划”和商业保险, 以及“求职意外险”和“重大疾病险”,解除用户求职和生活的后顾之忧,并在行业率先推出“58同城先行赔付机制”,全面保障用户合法权益。

58同城既注重提升移动端用户体验,又积极破解网络安全挑战,通过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实现线上线下、站内站外、企民之间的信息联动,对花样翻新的网络黑产予以坚决打击,共同推动网络信息环境建设。依托警企联动、贴心保障、技术创新等手段,58同城切实保障信息质量、维护用户安全,同时也将不断积累经验,为行业在提升网络安全上提供经验借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