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评|何晓宇:专项债提速加量,开年经济“稳”启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1-09 09: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钟声刚敲响,各地即收到了“万亿”专项债大礼包,且以向施工条件相对较好的南方城市更多倾斜,以保证在建重大基建和民生项目工程顺利实施。这也是近年来发行最早的地方债,较2019年更是提前了20多天。

基建提速作为逆周期调控的重要抓手之一,助力地方债发行节奏与规模的进一步攀升,不只是时间上发行更早,规模上也有望更大。

业内统计,提前下达的2020年部分新增专项债务限额较上年增加1900亿元,专项债目前已经公布在1月份发行2293亿,1月份的发行专项债或达到4100亿,更多的将留到2月份及以后待发。此外从目前短短数个交易日发行来看,今年仍有望和去年一样,1月份发行规模就较大,并处于全年发行的中高位。由此业内也预估新增专项债的额度在3万亿左右,比去年增加39.5%。

同样是逆周期调节,与2008年相比,现在的专项债更多是根据项目需求投资,这样可避免大水漫灌后的通胀严重,确保资金没有在第一时间涌向资本市场,而是直接支持了实体经济。

当然有很多声音提到是否国家已将经济动能寄托于这一地方政府主导的负债类融资工具身上,客观来说,并非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以由专项债解决,但从募集资金用途方面,2019年全年地方债募集资金用途仍集中在土储和棚改,2020年一季度地方债已经公布的募集资金用途计划中,资金用途较为均衡,包括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生态环保、水务水利、社会事业和收费公路等民生项目上。

那为什么专项债投向前后如此不一致呢?这其中安排中央有着自己的大智慧。2019年前10月,土储和棚改两大类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合计占比达33%。但土储、棚改债的资金投向主要用于支付增加土地储备的费用,对基建投资与实体经济并没有形成直接的提振,使2019年基建投资增速反弹乏力。

而2020年非标准化的各类项目收益专项债券将优先发力,将切实提振基建投资的增长。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2020年我国经济“稳”字当头,无论是开年已经接连落地的“稳经济”政策,还是近期密集召开的各部委年度工作会议,均释放出“稳”的强烈信号,多措并举全力确保我国经济开局“稳”。近年来,政策节奏倾向于向年初前移,近期降准、专项债等政策的推进,显示了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的逐渐落地。

近两年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一方面降低了企业负担,但另一方面减少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用于基建和民生保障类的项目越来越依赖发债筹资,而专项债就是针对用资项目保障重大项目或在建项目顺利完成通过进行的社会融资。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专项债的好处是政府以其地方财政收入或项目营收作为还款保障,主要体现的是政府信用,通过银行或金融机构承销,融资成本很低,30年期专项债年化利率不到4%。然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讲,低成本债券有个发行与募集的周期,但项目建设推进有时需要短平快的资金来源,因此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来源肯定是结构化和多元化,通过其他渠道建设配套一些高成本资金,成为多数金融机构竞相进入的领域。地方政府通过地方金融交易所发行的定融产品一般为项目提供短期的流动性,其收益相对较高。年初这一波地方专项债的加速发行,给私募类的金融机构吃了“定心丸”,从而有利于吸引社会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参与基建投资,作好补短板工作。

(作者系中国通广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