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张高铁昨日首发 350公里时速 车厢智能随手触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1-08 14:17
2020-01-08 14: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仿生车头助力降噪

智能高铁的另一大特点是降噪,时速350公里行驶的列车,旅客感觉不到什么噪音,如何做到的?胡部长介绍,人长时间旅行会造成疲劳,原因之一就是噪音。轮子和钢轨会产生噪音,但是在高速后就会降低,噪音更多来自于气动,也就是空气的摩擦。

为了减少空气摩擦,智能列车车头设计采用了仿生学原理,设计来自于空中的鹰隼和水中的旗鱼,这种流线型车头让运行阻力降低了10%。列车还在车厢连接处进行了升级,使其更加平顺。

自动驾驶不会降低司机责任

智能型复兴号动车组增加了自动驾驶功能,司机只需要按下ATO(自动)按钮,列车就可以进行自动驾驶,可实现自动发车、加速、减速、精准停车等。

自动驾驶会不会让高铁司机下岗?国铁集团工电部信号专业主管莫志松介绍说,高铁线路场景、运营复杂,运行长度在几百公里到两千公里之间,速度快,这些特征要求必须有司机值守。自动驾驶的出现可以说解放了司机,没有了简单重复的操作,司机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瞭望线路,观察设备状态上,一旦发现问题会及时介入。自动驾驶降低了司机的劳动强度,但不会降低司机的责任。

新增动力电池 断电也能自走行

高铁列车如果在运行过程中突然断电,面对千分之三十的超陡坡度,智能型复兴号动车组会怎么办?北京动车段副段长李赫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

智能型复兴号动车组新增动力电池系统,能在极端恶劣天气下或接触网发生供电故障时驱动列车,实现自走行。该列车具备在京张高铁任何一个区间发生供电故障时应急走行至就近车站的能力。 文/本报记者 王薇

人物

百年青龙桥老站长杨存信寄语新京张

“人”字到“大”字 新老京张立体交会

我父亲是1951年开始在青龙桥站上班的,1962年我出生在车站,后来1981年我接父亲的班,开始在青龙桥车站工作。到现在为止,两代人一共在车站坚守了68年。

青龙桥车站是詹天佑修建的人字形铁路所在地,这个车站里的每个标识、每根钢轨、每座房屋都有着他们的历史,我熟悉和热爱这些东西,更对他们如数家珍。

12月30日,新京张高铁在青龙桥车站下方四米深处穿过,在施工的过程中我在站台上都能听到开凿隧道的声音,而我把那些开凿出来的隧道岩石样本都收集了起来,摆在了车站的小展室里,这些都是今天的铁路建设者书写的新历史。

如今,新京张高铁线与老京张线立体交会,新京张线从老“人”字形铁路下方穿过,正好形成一个“大”字。从詹天佑修建铁路时外国人嘲讽我们“会修铁路的中国人还没诞生”,到今天我们的铁路建设者修建了100多米深的八达岭长城站,这个“大”字彰显了今天祖国的强大,说明中国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铁路技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