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在过去被称作是“眼球经济”,但未来它可能正在往“故事经济”中转型。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来看,消费者对旅游的态度,已经上升到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中。尤其是年轻一代旅游消费者中,会普遍存在一个很重要的决策因素,既他们旅游不单单只为“所见所闻”,更是为“所感所想”。旅游从见闻到感想,正是一次旅游消费的精神需求升级,一个有启发性、分享力的旅行故事,将成为消费者选择目的地时“不虚此行”的必要元素。
2020年1月3日,巨量引擎举办的文旅行业峰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在下午的分享环节中,围绕视频时代的文旅行业,以“好故事让美好之地被发现”的主题,从优秀的作品分享到作品产生的创作洞察,以及后续具体执行拍摄时的秘籍,巨量引擎营销创意中心负责人东东枪展开了一场深刻的文旅行业如何讲好故事的内容。
学会讲故事,是内容时代的必要素质
这个时代,每个人其实都是故事的阅读者和消费者。我们通过阅读一个人的故事,去了解一个未曾谋面的个体;通过阅读广告设计的故事,去了解一个品牌的价值,从而推动购买品牌的产品;同样也会借助一个故事,由此萌生出对一个景点一个城市的憧憬。
就像沈从文用《边城》讲的故事,让凤凰不只是个普通的乡野,而让这一片土地折射出强大的人性之美。因为童年挚爱的童话故事,迪士尼也不只是一个普通的主题公园。在这个时代,我们认识万事万物,我们被万事万物所记得,无不是因为一段美好而深刻的故事。
对内容营销来说,其中最大的启示正是:学会讲故事,是内容时代的必要素质。
讲一个故事,讲好一个故事
讲故事如此重要,那么学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故事创作者,首先要成为一个阅读者,通过那些已经讲出好故事的人中,学习总结出故事创作的经验。
第一个故事,是找到城市的“符号”,让符号帮助城市更具传播力。
在国外,有全球知名的纽约城市旅游符号:I LOVE NEW YORK,一举让纽约从经济大萧条中的一个落魄脏乱的城市成为美国的最出名的旅游城市,甚至成为一个精神的象征。
在南京,有趣的抖音用户同样找到了南京的符号:“稳中带甩”(南京人常用来形容自己的生活),以及那句知名的段子:“做人要像洗衣机,稳中带甩”。然后通过一段符号化的舞蹈,具象化的向外地不太了解的用户,生动地传递了“稳中带甩”的含义,从而掀起了南京舞的一阵潮流,让南京生活魅力扎根用户心中。
第二个故事,红一个人,火一座城。
2019年以来,从一个人带火一座城市,这个“四两拨千斤”的效应越发显著。
其中不胜枚举案例的正是来自西安这座古城。从石头人小哥、西安导游、不倒翁小姐姐,他们相继在抖音走红,多少人不远万里只为一见本尊。西安城的文化的魅力,居然是通过一个个人的有趣故事,传递给了千千万万的抖音用户,让城市向往从一支视频开始扎根。
第三个故事,我们缺少的不是故事,而是发现故事的眼睛。
诚然,内容创作本来就是一个考验故事嗅觉的创造行为。如果自己没有很好的创作能力,在巨量引擎的推动下,同样可以找到专业的内容创作者,帮助发掘每个美好之地的故事。例如在河南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中,活动一共邀请了上百名达人,他们沿着3条相异的线路,对10个城市进行不同方式的探索。每一个达人,都在开创着一个新的游览方式,为用户讲述一个自己旅行的故事。这些故事视频仅仅在抖音,就产生了52.8亿的传播量。
故事四:用技术,点石成金。
技术正在丰富人们的交互体验、视觉体验。一个原本普通的场景,同样可以通过技术去焕发生机,让景点变成地标,再让地标变成打卡圣地。
以LANDMARK为例,它们通过AR技术的创新,巧妙将普通场景与3D特效结合,让场景在视频镜头中展现出炫酷的动态视觉效果,激发了用户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从而撬动了抖音的大量分享与创作,让更多用户发现景观的好玩一面,从而形成打卡心态。视频技术在升级景区体验的同时,催生了大量的原生内容,让一个普通的建筑,也能成为打卡圣地。
故事五:怪故事就是好故事
每个地方都有它奇怪的一面,或是文化的特殊、景观的特殊、甚至是人为创造的特殊。每一个怪故事,其实都是一个传播力十足的好故事。
比如在重庆,这座内涵丰富的山城,最后火的却是“地铁穿楼”的景观;张家界无数的奇山异石,却是被一座电梯赢得了无数人的点赞;西安的人文风情中,摔碗酒成为一个热门内容。
怪故事,往往就是一个分享力十足的好故事,怪故事激发起的好奇,才会被更多人记住、从而被种草。
故事六:借东风,追赶全民情绪的浪潮
情绪是一种非常强的力量。创作故事时能够抓住某一时间段内的集体情绪,则更容易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今年,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实际上是一个爱国教育大年,爱国情绪普遍存在于我们国人的心中。在国庆期间,一个向祖国献礼的小镇——婺源,就用浓浓的国庆氛围走红抖音。这些视频无论是拍摄还是制作难度都不高,获得流量的诀窍,是因时而动的巧思。
故事七:好说法,是好故事的开头
讲好故事同样是需要有包装技巧的,除了本身存在的一些客观现象或景观,我们在人文上、精神上如何去丰富它、饱满它同样是一个很重要的技巧。
通过一个“说法”对第一个地方进行特殊的定位,会让让人们产生更多的心理化学反应。就像
涞源的“白云山”,人们更喜欢它是“爱情圣地”的含义。当然,每一个说法,都应该有相应的关联性,而并非生编硬造。白云山心形的山峰,缥缈的云雾,都与“爱情圣地”不谋而合,不同的景点,都应该找到自己独特且美好的“说法”。
故事八:造一个反差,成一个好话题
话题往往来自是大量的议论,而议论的本质是矛盾,矛盾就来自于反差。创造反差就是创造一个好话题的出发点。
以敦煌的宣传视频为例,当古老的壁画人物在视频中说出:“姑娘思想如此飞,何不与我一起飞”时,你会在古今反差中找到不一样的乐趣。介绍千年历史的古迹时,却又以孩童来配音并用异想天开的角度形容各个角度,是深厚历史与童稚可爱的反差融合。用户在反差中,往往会以全新的视角,发现新的故事,从而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故事无法复制,但思路可被借鉴
通过八个不同的故事,虽然故事无法去复制,但通过故事寻找到他们创作内容的思路,却是可以被用来借鉴的。东东枪认为一个创作一个好故事,往往要遵循以下三点建议:
建议一:内容时代,是时候告别宣传片了。
这是一个针对整体文旅行业的传播思路迭代,消费者对宣传片的敏感度越来越低,是因为大部分宣传片只是对优势的单纯罗列,而缺乏生动的灵气。
在之前的媒介时代,观众们除了观看,没有选择的余地。但现在,每一个用户都有选择内容的权利,所以,具备内容才有的价值,让观众自发地对我们的广告有兴趣,是一切传播的前提。
建议二:从假装年轻人事倍功半,到变成年轻人事半功倍。
年轻人的作为核心消费层,他们的消费影响力往往会波及到不同年龄段的用户,越来越多的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开始向20-30岁的年轻人看齐,要让自己追的上“潮流”。
因此文旅行业针对年轻人传播则显得尤为重要。但年轻化传播,不是为景区披一层年轻的皮,而是设身处地的变成年轻人,玩年轻人爱玩的,打入年轻人群体之中,甚至要做到,比年轻人还要更新锐潮流,才能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建议三:在信息社会脱颖而出必须化繁为简
内容爆炸的时代,内容成为一种负担,内容进入消费者大脑的路径反而变稀缺了。核心是要懂得“化繁为简”,让一个生活方式,变成一个符号,一种地形,变成一个有吸引力的说法……在网络上当我们的内容越简化,杂音就会越少,核心信息就会越明确,消费者印象也就越深刻,传播形象就越一致。
相信在内容驱动下,文旅品牌通过讲好故事一定能为这个行业注入新活力,激发更多的用户共鸣。因为在这个时代,每一个美好之地,都值得拥有一个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