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爱奇艺会员及海外业务群总裁杨向华做客人民日报《问道》栏目,围绕“中国电影的互联网驱动力”主题展开交流与探讨。杨向华表示,爱奇艺旨在用科技力量为影视产业做增量,网络电影能够释放电影产能,也为怀抱电影梦的才华的年轻人提供了上升通道。
(以下为访谈内容精选)
互联网赋能电影产业
《问道》:互联网能给电影带来哪些特别的、普通人看不到的一些赋能或者增量呢?
杨向华:互联网对电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个是对原来传统的去电影院观影的一些影响,比如购票等。第二个是可以通过网上直接观看,这是爱奇艺提供服务的主要方向。爱奇艺的用户,包括其他平台用户,都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电脑三种形式去观看电影。
用户在互联网上看的电影大致分三类:第一大类是刚刚下线的院线新电影;第二大类是片库,或者叫经典老电影;第三大类是网络电影,它是为网络播出而拍摄的电影,是在过去几年诞生的新品类。目前,爱奇艺电影片库拥有一万多部优质内容,其中,网络电影约占17%,剩余的影片中国产和海外影片大约各占50%。
《问道》:网络电影和爱奇艺这样的互联网平台,是不是给了很多有电影梦和有才华的年轻人一个上升的通道?
杨向华:是的,做一个国内外的对比——从电影产量来看,中国一年立案通过的电影1000多部,拍摄完成700多部,这个数量和国外相比并不算多,真正进入院线的300部左右。电影院是线性播出,容量有限,能在院线播出的影片数量也就有限。除传统电影产业外,国外市场还有电视电影和DVD电影市场,而中国虽然有电视电影市场,但却没有DVD电影市场,创作者无法通过售卖DVD获得商业收益。网络电影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间,互联网市场的迅速发展让电影产量提升很多,让观众看到影片的数量也增加很多。
从电影产业链端来讲,电影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塔尖是一批著名导演、编剧、摄影。一个人才梯队的培养一定是从金字塔的海量的人群中慢慢成长,并筛选出来的一部分顶尖人才。塔基数量最多的是电影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一部分跟着导演当几年副导演,或者当几年现场执行,有部分转行,还有一部分拍摄广告、MV等。网络电影的诞生使得有一些人进入到可以向塔尖迈进的一个通道。
《问道》:爱奇艺是一个开放的互联网平台,这两年也特别重视口碑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
杨向华:我觉得平台越大责任越大,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爱奇艺现在每个月有6亿多人来访问,来爱奇艺观看影视内容,这时候就会想我的每一个播出的内容对我们的观众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爱奇艺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我们的内容价值观叫青春、阳光、正能量,我们希望我们所有的内容给观众感受到的是青春的、阳光的、有正能量的。
《问道》:今年5月份,爱奇艺提出了“爱奇艺原创电影”计划,扶持符合平台主题调性的,包括一些有才华的年轻的团队班底,从根上注入爱奇艺的基因。
杨向华:对,原创电影计划是基于网络电影之后做的升级变化。网络电影的模式是分账模式,爱奇艺并不参与投资与创作,但是爱奇艺有能力整合整个电影行业的资源。因此,爱奇艺提出原创电影计划,参与投资并上院线。
“爱奇艺原创电影”计划中作品的商业模式与传统院线作品不同。爱奇艺拥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因此可以通过网络创造收益,同时,也可以拿出网络收益反哺院线播出风险,形成原创电影的商业模式。首先在于内容合作伙伴合作过程中,爱奇艺承担“成本”并进行保底,另外,通过传统票房获得的收入,爱奇艺还会给以一定奖励,爱奇艺的收益就来自于网络播出部分的收益。
爱奇艺一直想要用互联网的力量给影视产业做增量,共同做大电影产业。以前中国电影的蛋糕就只有600亿的票房,现在以电影为核心,做了线上用户收费观看的商业模式,做了一大块,现在爱奇艺的会员、有1亿多,腾讯有1亿多。对电影的创作者来讲,原来它的收益来自于票房分账,600亿的票房里边,它应该能够分到200亿,随着互联网的视频平台的发展,另外一块收益来自于互联网的版权费,也得有200亿。
2019网络电影提质减量
《问道》:说到网络电影,过去有人会把它叫做“网大”,您怎么看待这样的现象?
杨向华:网络电影诞生于2014年,为了区别于微电影,爱奇艺提出“网络大电影”的概念。业界人士为了方便,就缩略成“网大”。实际上,“网大”这个词并不准确,它的本质是电影,是网络平台首播的电影。因此2019年,爱奇艺与几个平台及业内人士,在电影家协会的倡导下,将其正式更名“网络电影”。网络电影的制作手法、流程、工艺同传统电影一样,需要由专业电影人才和班底进行拍摄,只是拍摄人员相对年轻,拍摄成本相对较低,拍摄时间较短,目前体量也相对较小。
《问道》:过去的 5年当中,网络电影经过了大浪淘沙的残酷淘汰,您觉得现在存活下来的网络电影的制作班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杨向华:新事物的诞生有一个曲线,新概念出来的时候是萌芽,然后是爆发性的增长,然后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是下跌,就是在盘整,然后再迎来第二次的增长。网络电影在从2014年诞生,数量迅速增长,2017年的时候达到了高峰, 2018、2019年慢慢盘整,然后现在开始回升。因为一个新事物迅速增长的时候,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专业的认真做事的人,也有投机的人都会进到这个产业,推高了数量。然后到了顶峰以后就发现里边存在着泡沫,就要开始挤,挤掉了一些投机的人,这个时候就进入盘整,坚持下来的、真爱电影的、专业认真想做事的人继续留在里面。过了这个盘整阶段剩下来的往往是这个行业里边比较好的一些人和公司,做事比较认真的一些公司。
《问道》:2019年是网络电影趋于冷静的一年,两个量发生了变化,一个是数量,一个是质量,这两个量都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
杨向华:数量少了,质量高了。跟高峰时候相比,上线数量只有原来的1/3,质量高了是总的播放量涨了。数量少了那么多,总的播放量还在涨,意味着什么概念?就是单片的播放量超了至少3倍以上。质量高了是制作质量以及故事讲述的流畅和完整性方面提升了很多,观众的专业评分也好多了。然后还有我们原来没想到的一些类型,比如今年的《大地震》,比如今年的第一个扶贫题材的电影《毛驴上树》,讲山东临沂的一个县委书记的故事,《我的喜马拉雅》等等一系列现实题材、真实人物改编的故事。播放非常好,观众评分很高,收益也很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很好,我们其实非常想要这样的作品。
《问道》:您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杨向华: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能打动人,这些故事做的时候很难,因为编剧要去深入采风去做,,然后再写成剧本。比以前的天马行空,一个编辑坐在办公室里边闭门造车写剧本要难的多。但是正因为这样,有时候你会发现生活中真实的一些故事真实的一些细节,编是编不出来的。
我们今年跟公安部合作《我是警察》系列网络电影,是讲公安的英模人物的,第一批是10个英模人物的故事。岗位各不相同。有的是缉毒警察、有的是防暴警察,有普通的公安民警,甚至有普通的社区民警,也有特警大队的大队长。因为得个英模是非常难的。我们组织了10个采风的班底去10个不同的省去采访这些英模人物。你就会发现每一个英模人物采风回来的一些故事一些细节真的非常的好看,这些细节真是原来完全想象不到的。
电影产业未来展望
《问道》:随着未来科技的演进,在家看电影这种事情也会变得很酷,也会变得很沉浸?
杨向华:会。从视听效果来讲,电视的清晰度已经达到4K;用耳机观看爱奇艺APP的内容,其环绕声效果与电影院一致,甚至更好。未来,随着VR、AR等智能硬件设备的发展,用户戴眼镜躺在床上,可以享受到与在大荧幕一样的视听效果。从技术层面讲,也可以达到电影院效果。此外,对于观众来讲,电影史上的很多经典电影都值得一看,为此爱奇艺还针对很多经典电影展开中文配音工作,以满足文化教育水平不高的观众需求,让他们也可以更便捷地欣赏到优质电影。
《问道》:展望十年,您觉得未来这个行业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式发展?
杨向华:我觉得无论是电影产业,还是细分的网络电影市场,中国的电影技术制作都将会进一步发展,甚至超过全球电影产业最好的国家。此外,中国电影市场也将继续在国际上产生积极影响。爱奇艺等互联网平台出海,为海外提供好的服务的同时,也将中国的好内容带出去。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激发了海外用户对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的兴趣。这也是走出去的一部分。未来,中国电影市场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