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活化利用历史文化建筑接续城市文脉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1-03 09:13
2020-01-03 09: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每逢周末,南昌红色记忆展示馆的观众比平时高出一倍多。这是南昌市首家“公助民办”博物馆,自2019年1月开馆以来共接待观众3.4万人次,成为市民和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和寻找城市记忆的好去处。

南昌红色记忆展示馆展品由民间收藏家无偿提供,场地和运营维护由政府负责,对观众免费开放。南昌市委宣传部部长龙和南说,“公助民办”既解决了民间收藏家缺展示空间问题,又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一举两得。

民间收藏家李定康多年来痴迷于红色文物收藏,藏品超过3万件,而南昌红色记忆展示馆每次只能展陈1000多件。丰富的藏品让展示馆每月都有新品展陈,让市民常看常新。

南昌红色记忆展示馆获得成功是历史文化建筑活化利用的新探索。展示馆前身是南昌电影公司行政大楼,是在旧城改造中保留下来的老建筑,已被列入南昌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栋中西合璧风格的三层小楼建于上世纪40年代,改造前已是一栋危房。”负责展示馆所在片区旧城改造的南昌市东湖区委常委胡洪水说,在旧城改造过程中重新发现了一批历史文化建筑,并实施了挂牌保护。

据初步统计,南昌市登记保护的老建筑有100多栋,大多地处闹市,人流量大。活化利用是对历史文化建筑最好的保护。南昌市委宣传部经过充分调研,了解到不少民间收藏家都有意愿让私人藏品发挥更大价值,但苦于没有好的展示场所。

2018年9月,南昌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南昌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试行)》,鼓励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利用这些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设立非国有博物馆,并设立专项扶持资金进行补助或奖励。

南昌红色记忆展示馆获得成功后,激发了收藏家的兴趣。在人流量大的南昌八一公园入口处,一栋老建筑正在加紧改造。2020年4月,梁书美术馆将在这里开馆,市民和游客将可欣赏到139幅梁书的书画作品。著名画家梁书多年以井冈山为创作基地,被誉为“描绘井冈山”第一人。

除了9幅作品是私人收藏家捐献的,剩下的都是梁书儿子梁西江收藏的。

“梁书美术馆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胡洪水说,民间收藏家对“公助民办”合作模式非常感兴趣,纷纷提出合作办馆需求,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筛选,力争把每一个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都办成文化精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