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1…… ”一声高过一声的倒计时欢呼中,2020年应声而至!在“漫天愿望气球”的烘托和彼此 “新年快乐”的祝福中,回天地区的居民用自己的方式点亮了一场“时间的狂欢”。
这是继去年首届“回+跨年”联欢之后,回天地区居民迎来的第二届“回天社区跨年狂欢节”。 跟去年相比,“回+跨年”升级为“回天跨年”,规模更大、范围更广、人数更多、内容更丰富,数万回天居民在不同跨年会场找到了自己的节日打开方式,激情呼唤新年的到来。这些跨年的场景通过朋友圈散布出去时,不少人都发出了“这是在三里屯吗”的惊叹。
据了解,这次跨年狂欢,由北京市回天社区公益基金会主办,昌平区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昌品城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机构承办,共设置了2个主会场、9个分会场、1个线上会场,知识跨年、文艺跨年、运动跨年等不同类型应有尽有,传统与现代齐飞,旋律与节奏同在,一个教科书般的“社区跨年样本”呼之欲出。
(华联主会场京剧表演)
“社区跨年”的回天盛典
事实上,在距新年还有一周时,“回天跨年”多版块的活动就陆续启动了,在昌平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回+创业图书馆、龙乡社区等多地举办的分会场活动,覆盖运动、知识、文艺、创业等版块, 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动与静等元素,让参与者感受到了非一般的回天精彩。运动跨年将快乐与健康融为一体,举行了10场篮球比赛及趣味赛, 50场羽毛球对抗赛;知识跨年用偶剧表演、观友茶话会、樊登读书会等知识盛宴迎接新年;文艺跨年则风格迥异,有跨年交响艺术坊、通宵观影狂欢会等集体狂欢……此外,“回天跨年”的亲子版块、乐活版块、交友版块、党建版块、创业版块等也在如火如荼开展,处处弥漫着节日的欢快气氛。
(亲子跨年分会场——围观科学实验的孩子们)
(运动跨年分会场——篮球赛角逐)
作为“回天跨年”巡游最重要的一站,回龙观地区的主会场华联商厦从12月31日下午就开启了主题为“2020回天社区跨年 全民幸福狂欢节”的活动。现场丰富多样的内容,让各个年龄的居民都解锁了自己的跨年姿势。互动工坊让传统文化与古典美学在节日温暖人心,行云流水的书法艺术、震惊四座的京剧表演、清淡高雅的茶艺展示,让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度过了一段开心的时光;随后轻松欢快、动感强烈的舞蹈更是将现场的气氛带上了高潮,观众被那魔性的音乐带起了节奏,不知不觉进入舞池简直停不下来。
(天通苑主会场——龙德超能艺术节)
而在另一块场地上,1月1日上午10点,“2020回天社区跨年 龙德超能艺术节”作为天通苑地区的主会场活动开幕,几百名身怀绝技的小选手,带来形式各异的才艺展示。小小的身躯却蕴藏着大大的能量,大舞台上时而天籁声声、时而轻舞飞扬,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除线下的狂欢外,这场盛大的跨年活动还策划了线上的惊喜。12月31日晚每个整点,主办方派发了“生活好”、“工作好”、 “社区好”、“回天好”、“祖国好”五好主题红包雨,红包雨奖品多多,大家一不小心就会被华为手机京东购物卡、音乐会门票、火锅套餐、CBA篮球票、音乐会票等奖品击中;当时针指向24点整,一份超级大奖——价值10万元的“回天跨年锦鲤”一跃而出,迎来新年好彩头。
好事一件接一件,进入2020年的第一分钟,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一个公益倡议——“2020从一件好事开始”应声而出,既寓意了新年好彩头,又鼓励回天人承诺新年做一件好事、承诺做更好的自己。
“2020从一件好事开始”公益倡议,是回天社区公益基金会推出的“回天3小时志愿计划”的新年开门活动。这个计划号召“每人每年三小时 人人公益为回天”,希望回天居民每人每年投入3小时,用行动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改变社区。该计划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激发和汇聚志愿者个体的力量,一方面改变社区面貌,共同营造社区品质生活,让公益成为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志愿精神也将更长远地滋养每个人的生命状态,让我们由此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真实连接。”
一名全天串场跨年狂欢的 “观里人”感叹道: “回龙观、天通苑真的变了,时尚了、潮流了,大家的归属感和兴奋感越来越强了” ,他表示,“这十几年走过了几座城市、住过不少社区,回龙观已经成为了我的第二个家,就是我的‘理想之城’。”
“理想之城”的回天样板
值得一提的是,“回天社区跨年狂欢节”的产生并不是偶然、孤立的,它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
2018年8月,北京市发布实施《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涵盖这个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过去两年,通过多方共同发力,线上线下联动配合,各基层力量广泛响应和参与,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幸福家园的热情不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其中,回天地区也正在慢慢变成理想中的样子。正在成为一个“社区为个人的理想而更新,个人为社区的理想而奋斗”的社区共同体。
“回天社区跨年狂欢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从2019年的“回+跨年”,到2020年“回天跨年—理想之城”主题的提出,可以看出,这个大型的社区跨年活动,拥有越来越成熟的品牌愿景和运营理念,在以打造IP的标准来运营和执行。它所展现和表达的是“一类群体的节日生活新荣耀、一个区域的节日生活新方式、一种城市节日生活的新向往”。
有专业人士分析,在“大国大城”的既定事实和城市化方兴未艾的背景下,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成为时代交给中国城市的命题。而像“回天跨年”这类具有标识性的社区节日,是“冒着地气的乌托邦实验”,将有利于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行动,实现其“回天理想之城”的愿景。
美国城市学大师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提到,理想之城可以标注时代的高度,城市不光是工作的、商业的,更是文化的、社会的。人是城市发展的最高价值,人民的宜居和内心感受,理应成为城市的尺度。这既是对城市的理想,也是个人的理想。
对于《回天三年提升计划》的执行者而言,他们知道,建设一个理想的城市,从建设一个个理想的社区开始、从举办一场场理想的社区活动开始。北京市回天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多表示,“城市的本质在于提供一种有价值的生活方式,每一个社区都是一座缩小了的城市。“理想之城的建设无法忽视社区、家园与个体,无法忽视诗意与边缘,“而以‘回天跨年’为代表的社区整体营造行动,就是要提供建立关系的平台,只有建立了有共识基础的关系,城市社区才能迸发新的生机。”
据介绍,“回天理想之城”的关系营造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层是‘人与物的关系’,通过完善周边基础生活设施,围绕“社区1刻钟生活圈”产业布局和赋能,促进社区创业及就业,在离家最近的地方平衡好工作和生活,实现便利、有品质的生活;第二层是‘人与他人的关系’, 通过打造丰富多样的、高品质的文化活动,聚合和激发同类社群的主观能动性,为邻里守望的社区打基础,从而重返邻里互助、有温度的熟人社会;第三层是“人与自己的关系”,通过生活、教育、工作等各个层面工作的开展,让每个人的兴趣和自我都有落地空间,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与物共生、与他人共生、与自己共生才能实现与城市的共生,才能使城市中的人在生活富足、高楼阔路之外生发出精神愉悦和道德追求来。“理想之城是实用性功能和精神性功能的完美统一,实用性功能最终也指向提升城市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 ‘回天理想之城’目标的提出及实践,或是一个国内社区营造的拐点,也是一次重新审视城市社区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