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边远山区跨境取水:共饮一河水 同惠一方人

题:湖北边远山区跨境取水:共饮一河水 同惠一方人 今年9月,宜昌与恩施创新“贫困地区跨界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向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开刀。

湖北边远山区跨境取水:共饮一河水 同惠一方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12-26 11:3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湖北边远山区跨境取水:共饮一河水同惠一方人

村民覃德宣家的水缸“喝上”了自来水董晓斌摄

中新网宜昌12月26日电 题:湖北边远山区跨境取水:共饮一河水 同惠一方人

作者 董晓斌 邓劲方

临近中午,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板凳坳村65岁的覃德宣,没有跟往常一样拿出扁担出门挑水,而是直接走向屋后,打开了连通厨房的水阀,一股清澈的自来水,沿着水管流进了水缸。

没通自来水的村民需要从小水池里取水饮用 董晓斌 摄

长阳地处鄂西南清江中下游、武陵山余脉,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武陵山扶贫攻坚片区县。板凳坳村位于长阳、五峰、巴东三县交界处,“一脚踏三县”,最高海拔达1600余米,土壤土质差异大。

进行引水的工人在板凳坳村进行管道铺设 董晓斌 摄

板凳坳村党支部书记覃鹏介绍,该村地形特殊,加上土地大面积为扁沙田,无法保持水份,因此造成缺水。时至今日,吃水难题一直制约当地发展,让这个边陲山村一度深陷贫困。

覃德宣告诉记者,因为常年缺水,村民只能从堰塘取水或收集雨水,碰到干旱天气,还要靠“抢”才能有水吃,“一次下完雨我去挑水,结果路上摔了一跤,水桶摔破了,人也摔伤了。”

村民如今喝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 董晓斌 摄

为了让村民吃上干净安全的水,板凳坳村的驻村干部带着村民开始了找水之路,最终在邻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国有林场找到一处优质水源。然而,水源找到了,但村民还是没能吃上水。

“水是流动的,但被行政区划这堵无形的‘墙’给隔断了。”渔峡口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陈江新说,由于水源地涉及到周边县市一些农户,双方在沟通协调上存在很多困难,跨区引水存在很大难度。

当地村民曾通过收集雨水解决用水困难 董晓斌 摄

据了解,包括板凳坳村在内,宜昌有7个村和恩施5个村交界,全都存在缺水问题。今年9月,宜昌与恩施创新“贫困地区跨界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向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开刀。

随后,宜昌水利部门积极与恩施州对接,制定跨境取水方案。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宜昌从恩施引水的7个村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也提供水源、修建水池、铺设供水管道,为恩施5个边远农村送去了清泉。

  宜昌与恩施创新开展贫困地区跨界引水 董晓斌 摄

长阳县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肖发新介绍,截至目前,长阳辖区的引水工程已完成管道铺设3.5万米,投入资金191.8万元。今年春节前,板凳坳村等7个边远村近2800名村民将全部用上放心水。

“跨境取水能让边远山区有限的水资源互补,惠及更多的老百姓。”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张代贵说,今后,该局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公司化运营,让老百姓安全饮水更长远,更有保障。(完)

(董晓斌 邓劲方)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