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澳门青年畅享未来:桌子上将唱出更加辉煌的大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2-20 19: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12月20日电(记者朱月红 潘一侨) 本期我们的主人公叫陈永坚,来自澳门。他曾经历过厌学、辍学、复读,最终考上中国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并将在这里完成他的硕士学业。

“一国两制”的创新实践

陈永坚说,以前感觉澳门人不太注重在教育背景,读到中学高中就不读了。澳门回归之后,他发现很多人读大学只是最基本的追求,考研、考博才是人生理想,他看到澳门在慢慢一点一点地变好。

澳门回归以来,内地与澳门教育交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局面。以澳门大学为例。曾经,这里校园狭小,设施不完善,被称为“社区大学”;2009年1月中央批准澳门大学在横琴岛建设新校区,并授权澳门特区依照澳门特区法律实施管辖,让澳门大学有更优越的空间实践办学理念。这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先行先试,也是“一国两制”的创新实践。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陈永坚回忆称,澳门回归前非常乱,晚上10点以后都不敢出去帮妈妈买酱油。但回归之后,澳门的治安越来越好,现在不管晚上几点出去,吃喝玩乐都有,最重要的是人们内心的安全感越来越足。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来,澳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陈永坚希望让更多人知道澳门不仅有赌场,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葡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澳门更是中西文化的美妙碰撞。

“一国两制”下的文化共融

陈永坚介绍澳门时,满满的自豪感。他说来澳门旅游相当于去欧洲,因为这里大多数的建筑都融入了西方的文化。以地板上的马赛克为例,这就是典型的葡萄牙风格。他还建议,如果荷包不够鼓,可以先来澳门旅游,感受欧洲风情。

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在澳门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聚焦回归后的澳门,我们的目光被一个“特殊”的群体所吸引,他们就是在澳门的土生葡人。土生葡人是澳门具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是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交融的历史遗证,他们在澳门担当中国与世界多国贸易的桥梁作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陈永坚告诉我们,他希望学成之后用自己的作品告诉世人,澳门是土生葡人扎根成长的地方,是他们离不开的家园。

“一国两制”中的青年导赏员

20年间,像“陈永坚”这样的一代人见证了越来越好的澳门。澳门民众懂得,祖国是澳门经济发展、经济腾飞最大的依靠。

港珠澳大桥让陈永坚在澳门与香港、内地的往返更加便利。他告诉我们,以前去香港要坐船之后再转地铁转公交,但现在可以直接香港了,省时省力。他感谢祖国内地对澳门的大力支持,让澳门从博彩“一业独大”走向经济适度多元。而每当内地遭遇灾难时,澳门同胞也总是自发伸出援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澳门与祖国内地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是两地同胞对美好生活的感恩与憧憬。

劲帆归海澳,门迎万里风。伴随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澳门正以崭新的姿态自信拥抱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成功实践“一国两制”。只要路子对、政策好、身段灵、人心齐,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戏。

(编辑:刘世东 王辉)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