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受关注:鼓励学生学会创新“超能力”

2019-12-17 10: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你拥抱的姿势好专业哟!”在11月初的上海进博会上,一个名叫Roboy的机器人和观众拥抱时还说了句这样的俏皮话,结果引得现场笑声一片。

会“绣花”的巨无霸机床、智能烹饪餐桌、利用机翼就能切换为飞行模式的“会飞的汽车”……进博会上层出不穷的“黑科技”,无一不让人感受到创新的魅力。

不过创新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模型和机器,也并非只是理工科的发明。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创新更多地从一般的“技术产品”转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模式”。

有了这八大创意“超能力”,行走江湖都不怕。

根据荷兰在线的报道,荷兰创新打造了奶牛厕所来缓解空气污染;充分利用循环材料引领新时尚;还通过生产链创新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业出口国。可见,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在荷兰永远散发着满满的活力。

正是由于对创新思维的追求,荷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意人才,同时使其成为全球文化最多元的地区之一。

乌特勒支是荷兰著名的“创意之城”,而乌特勒支应用科技大学(以下简称HU)就坐落于此。HU的创意商业学院特意将创新设置为一门专业学科,为欧洲乃至全球的教育体系带来了一次创新的改变。创意商业学院为学生们开发了8大“超能力”,以顺应时代变化:拥有前瞻性思维、拥有全球和本土知识构架、善于转变视角、善于创意突破、让创意公司处于主导地位、乐于挑战现状、具备竞争和创业精神、灵活且真实

这8个“超能力”看上去似乎有一点虚幻,但是HU创意商业学院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双重教学,将这些“超能力”的实现都变成了可能。

作为HU创意商业学院的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可以深入学习创意商业的基本运作模式、用户行为模式以及调研方法等内容,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

接下来学生要走出校园,做实地考察。最终毕业的时候还可以自己和创意公司联系,独立完成研究。相信这样的一种模式,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绝对是大有益处的。

创新教育也要来一场“环球之旅”,让孩子们有机会走出去看世界

科技的创新与发展缩短了地球的距离,如今差不多半天的时间,你就能完成从中国到荷兰的飞行之旅,教育的国际化也因此成为大势所趋。

HU创意商业学院的学生来自100多个不同的国家,而任教老师也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给学生提供具体有效的指导。

结交不同国家的朋友,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是当下很多大学生都在追求的学习体验。HU的学生在谈到自己的学习经历时,多文化环境和跨文化课程总是让他们印象深刻,这也是他们选择HU的重要原因之一。

创新教育不是孤芳自赏,而应当是百花齐放。积极鼓励学生出国交流也是HU的一大亮点。为了给学生出国提供便利的服务,HU的国际办事处与全球近200家教育机构建立了联系,与美国、英国、泰国、法国、西班牙、德国和新西兰等不同国家机构签署协议。

除了和各国积极建立交流项目,“取经”学习也是荷兰高校打造国际化教育环境的制胜法宝。最近HU创意商业学院作为荷兰乌特勒支省出访广东的代表团之一,到中国展开为期一周的交流,完成了一次成果丰硕的“东游记”。

HU创意商业学院是荷兰乌特勒支省出访广东的代表团之一,图/乌特勒支应用科技大学授权使用

梦想与现实也许就差一份创意实践,中荷携手为你的理想未来建桥

大家常说,创新是需要实践来检验的。很多学校都把创意实践带进了校园,例如深圳技术大学的实践性课程学分超过了60%;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开始自主研发项目。

正是因为对创意实践教学有共同追求,同样注重创新“实战性”的HU创意商业学院在这次交流访问中与这两所学校产生共鸣,且HU还将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举办创意商业与新媒体应用实务工作坊,将创意实践进行到底。

在广东省副省长覃伟中及乌特勒支省副省长斯特莱克的见证下,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侯迎忠代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荷兰乌特勒支应用科技大学创意商业学院签署了学术合作协议。协议主要内容是推动双方在创意商业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除了校园,企业也是实践内容的一部分。HU这次参观的K11购物中心就是把创意落实到每个角落的典例。广州K11在开业期间就以“闯关”的方式,带领消费者自下而上逛遍商场,让购物变得更加轻松好玩。

创意公司既是创意实践的平台,也是创新学习的样本。作为全球的知名企业,微信曾作为典型案例进入伦敦商学院的课堂,这次也成为HU“取经”之旅的重要一站。

对于还未步入社会的学生,在校园和企业的创意实践活动就像是神笔马良的画笔,是他们把理想变成现实的必备工具。

“毕业即失业”原本只是大家的玩笑话,如今却变得越来越真实。人才的培养与时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把创新思维变成一项特殊技能,才能让自己在人群中闪闪发光。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