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产业联盟在京成立

商业航天产业联盟在京成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2-13 15: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2月13日北京电(记者 赵磊)近日,商业航天产业联盟启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宣布商业航天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由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华腾工业有限公司、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等六家单位联合发起。多家商业航天企业成为理事单位和会员单位。

联盟在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指导下,以“聚焦商业航天、对接产业资源、优化市场环境、协同创新服务”为宗旨,广泛联合商业航天市场主体,为成员单位提供行业信息收集和综合分析等服务保障,组织商业航天产业规划、政策与标准规范研究,为联盟成员提供信息解读、信息发布、协助认证、产业对接、国际合作、发展规划等服务内容。

成立后,产业联盟的平台作用主要包括:一、加强政策宣贯,开展行业研究。通过联盟平台为主管部门制定商业航天相关政策、法规、标准等提供决策支撑,为企业提供国家航天政策法规、战略规划、保障措施等方面宣贯、解读和辅导服务;采集商业航天发展的动态信息,加深对商业航天行业发展底数和动态趋势的掌握,包括行业社会效益分析、经济效益预估、投融资趋势变化、技术发展对比、产业资源配置情况、民间国际合作需求与内容等,及时向国家相关部门反映商业航天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重大问题。二、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搭建产业联盟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对接与资源配置优化,加强商业航天与相关产业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基础设施共享和技术成果转移;促进建设运营模式创新,不断丰富和细化应用场景;促进社会资本注入创新多种合作与全球服务模式,探索产融结合新模式。有助于为航天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规范行业秩序,加强企业自律。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规范信息采集与发布促进行业自律,鼓励良性竞争。通过组织研究行业监管与投资牵引等政策措施,引导商业航天市场内的投融资、大项目实施、产能资源配置、人才流动等合理、健康、有序开展。四、深化国际合作、服务“一带一路”。 搭建产业联盟,加强成员单位国际市场经验和海外项目信息交流,了解国际商业航天动态,掌握“一带一路”建设与国际市场需求,提升成员单位对国际航天市场规律的准确把握能力;加强先进国际项目管理经验交流,引导国内商业航天项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理布局,推动航天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我商业航天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航天企业海外常驻机构资源共享,促进互利互惠商业航天联合体,持续提升我航天国际影响力,打造中国商业航天国际知名度,打造若干“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商业航天知名品牌。
据介绍,2014年以来,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大量社会资本涌入航天领域,一批新兴民营航天企业成立并迅猛发展。截至2018年底,国内已注册商业航天公司已达到141家。其中,卫星制造企业36家,运载火箭制造企业22家,卫星运营企业39家,卫星应用企业44家。一批新兴商业航天企业参与到商业航天的发展,形成了主体多元、模式多样、适度竞争、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编辑:富文佳 王晗)

(赵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