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2月9日电(记者 邹硕)12月7日-8日,来自53所高校、科研院所的82只参赛队伍齐聚北京理工大学,进行“2019首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机电系统创新设计大赛”决赛阶段角逐。
教育部高等学校兵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大赛组委会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晓锋教授,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杨绍卿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黄华副秘书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史树敏副秘书长,以及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科研院校的知名专家出席决赛开幕式。王晓锋、黄华、史树敏分别致辞。
经过展演评审、现场答辩等环节,评审专家高度赞扬决赛中参赛队伍展现出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最终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基于脑机接口的某控制系统”项目、国防科技大学的“TriChanger-可重构多模式全地形移动机器人”项目、浙江大学的“基于弹性表面的跳跃四足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项目、北京理工大学的“密闭空间爆燃事故瞬态灭火系统”项目、“腿足型仿生灵巧鼠的设计与实现”项目斩获一等奖。来自同济大学的“基于摇篮结构的五轴加工平台设计与搭建”项目等10件作品获得二等奖。来自天津大学的“智能制造虚拟仿真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项目等67件作品获得三等奖。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5D智能骑行系统”项目等48件作品获得优胜奖。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15所高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据了解,首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机电系统创新设计大赛立足当前最具发展潜力、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瞄准智能传感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决策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中的普及与运用,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促进多学科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让知识与技术在大学生中尽早普及、尽量使用、尽快实践、尽情体验。大赛组委会将以创新设计大赛为契机,不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提升科技创新供给、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作为一项全国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首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机电系统创新设计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兵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共同主办,北京理工大学承办,同济大学协办,重庆秦安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大赛顾问委员会由9位院士组成,技术委员会由16位知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由杨绍卿院士作为主任的11位该领域专家组成。
本届大赛以“智能机电系统创新设计与综合实践”为主题,自启动以来历时6个多月,共收到全国113个单位设计仿真类和实物开发类参赛作品434项,涉及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自动化、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车辆工程、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专业,覆盖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现代服务、航空航天、教育、医疗、农业、兵器等行业,根据大赛的赛事规则,最终来自53所高校的90件作品脱颖而出获得进入决赛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