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学者发现哺乳动物听觉和咀嚼器官分离确切证据

来源:中新网    2019-12-06 13:13
来源: 中新网
2019-12-06 13: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2月6日,中科院古脊椎所毛方园、王元青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等学者合作,通过对采自辽宁热河生物群早白垩世(距今约1.24亿年)基干兽类的李氏源掠兽化石的研究发现,李氏源掠兽完好展现出听觉和咀嚼两个模块在基干兽类中的演化分离特征——听骨与麦氏软骨之间无骨质链接,代表了哺乳动物演化中听觉与咀嚼模块分离的关键节点。这一古生物演化领域重要科研成果论文,北京时间12月6日凌晨已由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也为学界此前对哺乳动物祖先中曾经一体化的听觉和咀嚼结构分离演化关键节点的猜测,提供了确切的化石证据支持。图为成果论文第一作者毛方园展示李氏源掠兽化石正型标本。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12月6日,中科院古脊椎所毛方园、王元青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等学者合作,通过对采自辽宁热河生物群早白垩世(距今约1.24亿年)基干兽类的李氏源掠兽化石的研究发现,李氏源掠兽完好展现出听觉和咀嚼两个模块在基干兽类中的演化分离特征——听骨与麦氏软骨之间无骨质链接,代表了哺乳动物演化中听觉与咀嚼模块分离的关键节点。这一古生物演化领域重要科研成果论文,北京时间12月6日凌晨已由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也为学界此前对哺乳动物祖先中曾经一体化的听觉和咀嚼结构分离演化关键节点的猜测,提供了确切的化石证据支持。图为成果论文第一作者毛方园展示展示介绍李氏源掠兽中耳、内耳、麦氏软骨的形态和解剖学位置。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12月6日,中科院古脊椎所毛方园、王元青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等学者合作,通过对采自辽宁热河生物群早白垩世(距今约1.24亿年)基干兽类的李氏源掠兽化石的研究发现,李氏源掠兽完好展现出听觉和咀嚼两个模块在基干兽类中的演化分离特征——听骨与麦氏软骨之间无骨质链接,代表了哺乳动物演化中听觉与咀嚼模块分离的关键节点。这一古生物演化领域重要科研成果论文,北京时间12月6日凌晨已由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也为学界此前对哺乳动物祖先中曾经一体化的听觉和咀嚼结构分离演化关键节点的猜测,提供了确切的化石证据支持。图为成果论文第一作者毛方园展示介绍李氏源掠兽生态环境复原图。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