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中科院古脊椎所毛方园、王元青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等学者合作,通过对采自辽宁热河生物群早白垩世(距今约1.24亿年)基干兽类的李氏源掠兽化石的研究发现,李氏源掠兽完好展现出听觉和咀嚼两个模块在基干兽类中的演化分离特征——听骨与麦氏软骨之间无骨质链接,代表了哺乳动物演化中听觉与咀嚼模块分离的关键节点。这一古生物演化领域重要科研成果论文,北京时间12月6日凌晨已由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也为学界此前对哺乳动物祖先中曾经一体化的听觉和咀嚼结构分离演化关键节点的猜测,提供了确切的化石证据支持。图为成果论文第一作者毛方园展示李氏源掠兽化石正型标本。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12月6日,中科院古脊椎所毛方园、王元青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等学者合作,通过对采自辽宁热河生物群早白垩世(距今约1.24亿年)基干兽类的李氏源掠兽化石的研究发现,李氏源掠兽完好展现出听觉和咀嚼两个模块在基干兽类中的演化分离特征——听骨与麦氏软骨之间无骨质链接,代表了哺乳动物演化中听觉与咀嚼模块分离的关键节点。这一古生物演化领域重要科研成果论文,北京时间12月6日凌晨已由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也为学界此前对哺乳动物祖先中曾经一体化的听觉和咀嚼结构分离演化关键节点的猜测,提供了确切的化石证据支持。图为成果论文第一作者毛方园展示展示介绍李氏源掠兽中耳、内耳、麦氏软骨的形态和解剖学位置。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12月6日,中科院古脊椎所毛方园、王元青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等学者合作,通过对采自辽宁热河生物群早白垩世(距今约1.24亿年)基干兽类的李氏源掠兽化石的研究发现,李氏源掠兽完好展现出听觉和咀嚼两个模块在基干兽类中的演化分离特征——听骨与麦氏软骨之间无骨质链接,代表了哺乳动物演化中听觉与咀嚼模块分离的关键节点。这一古生物演化领域重要科研成果论文,北京时间12月6日凌晨已由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也为学界此前对哺乳动物祖先中曾经一体化的听觉和咀嚼结构分离演化关键节点的猜测,提供了确切的化石证据支持。图为成果论文第一作者毛方园展示介绍李氏源掠兽生态环境复原图。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