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既宣示这个国家对发展道路的抉择,也为国家发展前行提供最根本的制度保障。
走遍世界各地,许多国家都有纪念宪法颁布或宪政成立相关的地标或纪念碑。在希腊雅典,宪法广场就建在与孔子同时代的雅典卫城山脚下,广场中的植被郁郁青青,诉说着历史传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20世纪中叶改变中华大地面貌乃至世界格局的惊天壮举。从1954年的中国人民共和国首部宪法到1982年的最新一部宪法以及随后的历次修订,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道路、保驾护航。
2014年11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从此,每年12月4日成为中国的国家宪法日,在全体中国公民心中树立起一座高大宏伟的丰碑。
近年来,宣传宪法、普及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性,一系列政策落实和教育推广工作有效推进。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在国家工作人员任命时,宪法宣誓的强烈仪式感震撼心灵。在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回顾过去5年来的实践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国家宪法日设立所带来的强大积极力量,在全社会上下进一步唤起全体中国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有力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的国家根本大法,自身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精神气概。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融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这既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自新,更标志着全面依法治国迈入新的征程并开启更宏大的篇章。
(汪品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