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成就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总结会日前在京举行。画面中不同年龄的人物在外貌、服饰等方面具有典型的独龙族特征,他们扶老携幼走进新村,表现了独龙族人民走向新生活的喜悦心情和精神面貌。

画说成就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11-28 07: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开栏的话: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总结会日前在京举行。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自2016年启动,历时近3年,推出作品134件,重点表现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伟大成就和重大事件。国庆期间,这批作品首次在“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上集中展出,近15万观众参观了展览。本版特开设“画说成就”栏目,撷取其中的一些作品,以飨读者。

《暖心——十八洞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公示会》

王奋英

作品表现了湘西苗寨十八洞村召开贫困户精准识别公示会的场景。作品运用新创“水痕描”的水墨语言,兼工带写,生动描绘了基层扶贫干部与村民们一起凝心聚力、发扬民主、落实贫困户精准识别、帮扶贫困户的感人场景,体现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画面整体追求层次丰富的墨色,呈现出微妙的冷暖墨色变化,凸显水墨绘画语言特有的氤氲苍茫与厚重。

《助梦》

张见 齐鸣 李玉旺 李朋帮 李丹 管海龙  

作品描绘了四川省大凉山火普村表彰脱贫示范户的场景。作品情节生动,主题突出,人物形象具有民族特色。在造型上,注重艺术概括,化繁为简;在色彩上,打破了传统工笔画的用色方法,以绚烂丰富、轻松饱和的色调表现出大凉山彝族人民脱贫时的喜悦心情和幸福场景。

  《独龙人有了新家园》

李河良

作品表现独龙族扶贫搬迁的场景。画面中心独龙族群众在独龙江乡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高德荣的带领下,从大山深处走来。远处险峻的雪山、陡峭的峡谷与新建的独龙新村和安居房形成对比。画面中不同年龄的人物在外貌、服饰等方面具有典型的独龙族特征,他们扶老携幼走进新村,表现了独龙族人民走向新生活的喜悦心情和精神面貌。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