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25日第七版报道截图
湖南省浏阳河绿色环保卫士成员放生活鱼
11年来,周晓明一直坚持开展河流环保巡视工作,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收集环境污染的证据。
41岁的周晓明是湖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的一名教师。这些年,他累计拍摄各类环保活动照片(视频)达10万多张(段),后来把这些材料上交了给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他为自己拍摄的这些视频感到十分自豪。
“在好莱坞大片里,谁都可以成为英雄,但是在某一时刻,他们必须挺身而出,拯救生命。”当他说到自己的环保理念时,“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某一个人、一个集体、或者一个国家的责任,而是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所为。”
但自发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并不容易,周晓明已经花了30万购买各种工作必须器材,如单人艇和拍摄器材。从2008年起,周晓明一直坚持自费开展浏阳河单人环保漂流行动,主要是发现污染源和非法电力捕鱼。
他说,浏阳河就是自己的第二个母亲,所以他认为保护浏阳河,恢复其景区的价值,是源于心底的呼唤。
除了浏阳河外,周晓明还巡视了长江湖南段,湘江以及洞庭湖。
周晓明正在划船开展环保实地调查
夏季工作
周晓明每个暑假都会安排六天时间开展河流巡视工作。为此,他往往需要准备两周时间。因为他一天有六个小时都呆在皮艇上,需要准备充足的食物如压缩饼干、火腿和瓶装水。喝完的空瓶还可用来方便。
他说他当然希望可以找到适合露营的河岸,但有时不得不在皮艇上过夜。2012年,周晓明在长江沿岸港口城市四川泸州,通宵漂流,由于气温骤降导致充气皮艇气压不足,“因为那天晚上太冷了,皮艇漏气,几乎沉船,幸亏我及时上岸了。”他说。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村民们因耕作需要建了一些堤坝来控制水位,这会造成旋涡和暗流。“当时没有注意这些,为避免和另外一只船相撞,我就跳入了水中。”周晓明说,“虽然当时穿着救生衣,但是水流湍急,很难直接游到河岸。我只能顺流而下,再设法上岸。”
周晓明说,开展环保工作,虽然有时会遭遇危险,但也带给了我很多快乐。
他从小住在浏阳河边,喝着浏阳河水长大。那时浏阳河鱼类资源丰富,水质极好,可以达到国家水质体系II类标准。“上大学后,由于随意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品,导致浏阳河水质急剧下降至V类标准。”他说,“我真的不忍心看着浏阳河再继续被污染下去了,所以我决定去寻找污染源。当我调查完长达235公里水道后,我掌握了河流污染的基本情况。”
周晓明正在治疗受伤的小鸟
团队领头人
2014年,周晓明担任浏阳河环保卫士团队队长,带领40名成员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环保卫士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且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环保工作。“当地政府环保部门和我们的团队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专门讨论环保工作。”周晓明说,“我们还和他们建了微信工作群专门讨论环保问题和解决办法。”
经过他和团队的这些年的努力,浏阳河沿岸数十处污染物排放源已经关闭。现在河流沿岸到处都是净化水质的植物。
周晓明现在的主要工作是推广宣传生态修复的办法,帮助年轻志愿者管理自己的环保团队。
周晓明(左一)和团队成员在浏阳河沿岸开展鸟类研究调查
周晓明说,虽然水质得到改善,但是生活污水排放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问题依然存在。
目前他工作的唯一阻力来自家人,因为父母希望他能早点安定下来。“我以后还有更多事情要做,家人也都支持,但他们还是希望我能早点成家。”他说。“不过我不担心成家问题,因为当一个人沉迷在别人无法理解的事业中,是不可能结婚。而且,作为一个男人,实现自我价值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