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153来年来首次!全球历史最悠久的航空学会给嫦娥四号团队颁了金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1-26 16:3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11月26日电 还记得今年1月3日10时26分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吗?“嫦娥四号”探测器在那一刻稳稳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完成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壮举。

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后,传回世界首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像

时光荏苒,转眼间2019年即将过去,但嫦娥“落月”的壮举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11月25日,在英国皇家航空学会(RAeS)2019年度颁奖典礼上,该学会将本年度全球唯一的团队金奖颁给了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这也是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153年来首次向中国项目颁发的奖项。

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获2019年度团队金奖

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成立于1866年,是国际上历史最悠久的航空航天专业组织。该学会设立年度奖项,旨在表彰世界范围内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团队和个人。学会设有若干种奖项和奖金。奖项包括金、银、铜三种。第一个金奖在1909年颁给了“飞机之父”莱特兄弟。

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向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代表颁奖。图片来源:人民网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率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代表,受邀参加了此次颁奖典礼。吴伟仁院士代表嫦娥四号任务团队,向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和奖项委员会表示感谢,并欢迎更多国家或组织与中国开展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助力人类太空探索与科学发现。

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官网截图

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在官网上说,团队金奖是颁给那些“对航空航天艺术、科学和工程学的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团队。今年这一奖项颁给嫦娥四号任务团队,是因为该团队成功将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送到月球背面,创造了首次在月背软着陆的伟大成就。

23日,“内幕消息”(Business Insider)网站在盘点今年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科学发现时,也将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列为其一,一同入选的还有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首张量子纠缠照片等。

"内幕消息"网站截图

其实,登陆月背只是第一步。从1月3日翩跹落月到现在的300多天里,除了必要的休眠期,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一直都在努力工作。据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介绍,截至目前,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的工作时长已超过300天,远远超出设计寿命;“玉兔二号”巡视器克服月背复杂地形等障碍,行驶里程也已超过300米,实现了“双三百”的突破。

“敬业”当然有回报,在这300多天里,嫦娥四号也不断带给我们惊喜。

自然《杂志》网站截图

月球表面以下约60至1000千米的月幔,由哪些物质组成?多亏了嫦娥四号,这是困扰科学家已久的问题有了最新答案。5月1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公布,由该台研究员李春来带领的一支研究团队利用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获取的探测数据,给出一批直接证据,将为完善月球形成与演化模型提供支撑。国际科学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布了我国月球探测领域的这项重大发现。

9月25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布了我国探月领域的又一项重要成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科研团队利用嫦娥四号数据精确定位了嫦娥四号的着陆位置,并再现了嫦娥四号的落月过程。该成果是月球背面控制点研究、高精度月球测绘的基础,也将为我国未来深空探测任务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进入了第十二个月昼工作期。在该工作期内,嫦娥四号着陆器搭载的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低频射电频谱仪等科学载荷将相继开机,继续对月表环境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玉兔二号”月球车将继续按照规划路线行驶,搭载的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中性原子探测仪等科学载荷将相继开展工作,在月球背面留下更多“中国印记”。

(编辑:刘世东 党超峰)

 

【责任编辑:党超峰】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