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26日电 2019年11月23日,环境资助者、环境NGO,政府机构代表,学界专家,公益人士在福州参加 2019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论坛。论坛主题为“环境公益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发展”。
据组织方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中国也是世界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COP15)明年将在中国昆明召开,届时196个缔约方将通过一个新的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保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作为东道主国的中国必将为达成新的框架性协议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论坛上,CEGA联席主席、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阿拉善SEE基金会秘书长张立就“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与实践”做了演讲。张立表示,在过去的400年间,高等动植物已经灭绝24种;在过去的100年间,有23种不同物种灭绝,每4年大概灭绝一种,这个速度是有些恐怖的。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设定的2020“爱知”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到目前为止没有几个目标真的实现了,挑战很严峻。
张立介绍了阿拉善SEE基金会的相关工作,包括和“蚂蚁森林”合作的内蒙古植树生态恢复项目,熊猫等珍稀物种保护项目,海洋长江等水生物保护项目等。张立强调人类离不开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撑,大家要尽己所能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
论坛上还发布了《2018环境资助者网络 (CEGA)报告》修订版。报告编写负责人明善道总裁赵坤宁介绍说,今年4月起,他们根据2019年3月各基金会完成审计后的2018年数据对去年十一月份发布的报告进行了修订,以体现更准确的2018年环境资助信息。报告显示,11家CEGA成员2018年提供了总计2.87亿元资助;资助者普遍关注生态保护,投入1.17亿元,其中物种和栖息地保护项目最多。CEGA全年共资助737个项目,超过一半项目资助金在10万元以下。62个项目超过100万元,24个涉及生态保护、12个宣传教育、10个重大专项、6个污染防治、5个气候变化和环境法治。气候适应,海洋保护项目开始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