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它的总部永久办公场所落户奥林匹克中心区,亚投行总部永久办公场所暨北京亚洲金融大厦即将交付使用,亚投行、国家主权基金、政策性银行拟先期入驻办公。
据悉,包括亚洲金融大厦在内的5座新楼宇陆续上市后,奥园计划引进知名国际机构、跨国公司总部,重量级国际文化和体育组织、国际协会和联盟等国际要素资源,拓展政治、经贸、文化、体育、科技等不同邻域的国际交往。到明年年初,包括亚洲金融大厦在内,将有5座新楼宇陆续投入使用,总体可出租面积将达到51.6万平米。
同时打造“中国服务”品牌,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奥园11年承载1300场次国际交往活动,其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世界田径锦标赛、京交会、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北京国际电影节等重大国际性活动近1300场次,国际化占比达到13%。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临近,作为世界上首个“双奥园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传承发扬奥运精神,向社会发布3大类“高精尖”产业应用场景需求,推进“智慧奥园”建设,奥园向全社会发布智慧管理与保障、智慧运营与安全、智慧旅游与体验3大类、13个子项的应用场景需求,以期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激光全息成像、人脸识别等“高精尖”技术,推进科技创新与冬奥深度融合,支撑冬奥会科技服务保障。
在“智慧管理”应用场景中,通过打造云数据中心、奥园全域视频影像地图、奥园智能设施管控体系以及5G园区专网,在多样化、定制化、安全可靠的网络基础平台基础上,对全园区进行实时控制管理,同时充分发挥视频实时监控、预警提示、辅助决策保障作用。
在“智慧游览”应用场景中,打造冬奥IP形象机器人,以实现使用多语种、多方言与游客互动交流,提供游客导览、问题咨询等服务。希望游客能够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进入3D实景体验平台,利用VR技术进行园区虚拟游览。
在“智慧运营”应用场景中,打造全息成像、激光投影引导疏散标识,可在紧急情况下,使游客前往安全区域。入园安检的时候,利用人工智能图像分析系统,迅速精准地识别危化物品。
在融合WiFi三角定位、WiFi指纹定位、信标、蓝牙、室内可见光、磁场、RFID、室内地图、摄像头、低轨卫星、蜂窝信号等技术 的“超高精度室内定位导航系统”应用场景中,打造为运动员、观众、媒体提供场馆内部定位导航服务。将来,在国家速滑馆找到路径和位置会更智能、更快捷。
“建设这些应用场景,通过科技赋能提升冬奥会筹备和赛事保障的服务水平,更好的发挥奥园作为国家形象展示窗口的引领带动示范作用。”该负责人表示,在冬奥会赛前筹备、赛时服务、赛后利用的各个阶段,“智慧奥园”应用场景将致力于满足园区管理方、运营服务商、游客消费者的新需求、新期待、新体验。同时在自主创新以及底层核心技术方面,提供“新技术”应用的平台,打造“新业态”培育的环境,创立“新模式”展示的空间。